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万兵

【机构】 柳沟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使数学教育从单纯地传承知识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处在新时期的学生需要的是更强的数学能力,而不只是拥有单调的数学知识。那么,作为新时期的知识传播者,在初中数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就必须做到使数学教育从单纯地传承知识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的激发剂和推动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由、充满活力的平等民主的创新教育氛围,是初中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思想火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开展互动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要切实把自己当作学习伙伴和良师益友,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从而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交流活动,设计集体讨论、查漏补缺、分组合作等内容。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们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大胆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数学教师要首先更新教学观念,具有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重点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上来,通过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相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创新的能力。 
        更新教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给他们搭建表现自我能力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并一步步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去体验、去 总结 。让他们尝到知识的甜美,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一种愉悦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每一个设想、思路都给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要通过讨论、评价、启发、激励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要把功夫用在“导”字上,引导、诱导、指导,导方法、导技巧、导 规律 。初中生所能之处,教师一概不包办代替,在课堂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出神入化的方法去点拨、诱导学生思考,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讨论,去尝试,去归纳总结,给他们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求知的课堂就会变成智慧的乐园,他们就会在自己喜爱的天地里海阔鱼跃、天高鸟飞的奋斗一番。 
  更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缺乏学生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更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推理、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新方法,从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更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方法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保持稳定探究心理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类问题,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于独树一帜,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质疑、争论、交流。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都需要一定的探索、理解、掌握、升华等一系列过程。多给学生一些支持和鼓励。学生时期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教师应当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这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渐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所以教师要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予以肯定,加以保护和培养。
  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往往就是需要有意识地揭示或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之处;数学教材中的难点,往往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更新交替、综合运用,或跳跃性大等有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度点拨或明确归纳出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单元复习课堂上,要画龙点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可以进一步对经常用到的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强化,对它的名称、内容、规律、应用等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逐步掌握它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在方法上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要通过教学例题、训练题对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让他们通过知识点的学习,悟出生活中的数学题如何回答。教师应切实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学科能力,比如讲授一些枯燥的数学方程式,当学生出现疲倦状态时,教师应发挥其聪明才智,可以讲述一些与课程无关的有趣味性的故事和新闻给同学们听,开拓学生是眼界和知识面。数学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作出了规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的思维起点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模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终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9/11/28 14:56:03
  • 【点击频次】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