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学班主任的三大教育基本功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中学班主任的基本功是按照教育方针在以培养中学生求实创新精神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教育管理、协调组织等最基本的技能技巧,也是一名中学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教育基本功
中学班主任的教育基本功内涵深远、领域宽广、种类繁多。一名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名好的“火车司机”,是连接社会、学校、家庭的桥梁,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并根据中学生的言行、表情、习惯等判断他们的内心状况,达到教育管理目标,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一、渗透思政建设的基本功
班级是由全体同学组成的,个体是集体的一分子,因此,中学班主任应注重集体教育的同时,不要疏忽个体教育,加大思想政治建设力度。一个班集体状况如何?完全取决于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一个个体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性格爱好等特点都均不相同,需要班主任对每一个个体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还应依靠学生集体的教育力量及各种教育力量对个体进行渗透教育,广泛开展谈心、交流及其它教育活动。
1、创设有利的道德情境。班主任应了解班级集体情况、学生认识水平等,向班级提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奋斗目标,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每一个个体自我教育的愿望,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在实现其集体目标的活动中,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逐步形成有品学兼优的领导班子。并依靠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团结和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前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班主任创设活动目的要明确,计划要周全,准备要充分。让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班主任要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多方面技能,并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好才是硬道理。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在班集体里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3、做有针对性的教育。要摸清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掌握每一个学生学习方面的成绩和不足,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客观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多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每个学生均应关心、爱护。对优秀学生,也要多督促;对问题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对策,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为他们分忧解难。与问题学生要进行感情沟通,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多鼓励,多给他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他们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在理解着他们,关心着他们。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基本功
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上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风关乎培养质量,维系学生健康成长,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学风是教书育人的内在要求,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加强学风建设,极其重要。
1、加强目标考核管理。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要起主导作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班主任要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校的具体要求,提出班级的总目标,并指导学生根据总目标制定小组目标、个人目标,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个人目标,目标实现后,要及时总结、评比和表扬,激发学生并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2、严格班级计划、制度管理。要制定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指导班干部写好班级的工作计划、学期学习计划。自己还要做好工作总结。依据教育原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要求,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督促检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调动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相检查监督。根据学校的实际出班规,然后让学生们讨论并加以完善再公布实施,纳入操行评定。让学生来管理,并依照班规。在管理过程中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触犯班级纪律的一定要严肃处理,特别是第一次不良行为必须严惩不贷。
3、适时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具体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规律,并分析科学文化知识,建立丰厚的知识积淀,拓宽知识面,开发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乐学、善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组织建立班委会,培养“领头羊”作用,要有为集体献身的精神。班干部要结合自身联系同学、贴近同学、服务同学的优势,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思想认识、组织纪律、活动参与、素质提升等方面带头作示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促进班级学风建设。
三、形成教育合力的基本功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学校是诸种教育力量中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和调节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影响。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组织者,让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相互尊重,这是取得支持和帮助的前提,二要相互了解,这是取得支持和帮助的途径和基础。班主任要严慈相济、平易近人,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把全班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推行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调动学生为建设班级做贡献的积极性,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及时改进班级工作。同时,要精挑细选班干部,班级干部是全班的核心,不是特权人物,而是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的,必须严格要求,班级干部不是终身制,同学们不欢迎的就必须辞职,坚持能者上,庸者下。
2、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班主任要尊重和关心科任教师,经常互通信息,主动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科任教师反映的问题,不管事无巨细,均应及时处理。帮助任课教师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科任教师与学生在上课时起了冲突,班主任不应回避,协助科任教师处理好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注意细节关怀,对学生加大鼓励力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主动宣传科任教师的长处及成果,尽量树立他们的威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处理好家长、社会的关系。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取得家长的配合,把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放下老师的“架子”,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以情动人,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更不能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教育下健康成长,就会更加信任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徐玉珍.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出发思考教师基本功[J].课程.教材.教法,2004(73).
[2]管建刚.更新三大件[J].中国教师报,2005(3).
[3]李柏青 崔凤华.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做好班主任工作开始.[J].中青在线,2017(5).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教育基本功
中学班主任的教育基本功内涵深远、领域宽广、种类繁多。一名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名好的“火车司机”,是连接社会、学校、家庭的桥梁,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并根据中学生的言行、表情、习惯等判断他们的内心状况,达到教育管理目标,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一、渗透思政建设的基本功
班级是由全体同学组成的,个体是集体的一分子,因此,中学班主任应注重集体教育的同时,不要疏忽个体教育,加大思想政治建设力度。一个班集体状况如何?完全取决于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一个个体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性格爱好等特点都均不相同,需要班主任对每一个个体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还应依靠学生集体的教育力量及各种教育力量对个体进行渗透教育,广泛开展谈心、交流及其它教育活动。
1、创设有利的道德情境。班主任应了解班级集体情况、学生认识水平等,向班级提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奋斗目标,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每一个个体自我教育的愿望,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在实现其集体目标的活动中,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逐步形成有品学兼优的领导班子。并依靠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团结和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前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班主任创设活动目的要明确,计划要周全,准备要充分。让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班主任要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多方面技能,并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好才是硬道理。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在班集体里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3、做有针对性的教育。要摸清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掌握每一个学生学习方面的成绩和不足,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客观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多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每个学生均应关心、爱护。对优秀学生,也要多督促;对问题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对策,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为他们分忧解难。与问题学生要进行感情沟通,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多鼓励,多给他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他们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在理解着他们,关心着他们。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基本功
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上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风关乎培养质量,维系学生健康成长,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学风是教书育人的内在要求,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加强学风建设,极其重要。
1、加强目标考核管理。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要起主导作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班主任要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校的具体要求,提出班级的总目标,并指导学生根据总目标制定小组目标、个人目标,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个人目标,目标实现后,要及时总结、评比和表扬,激发学生并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2、严格班级计划、制度管理。要制定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指导班干部写好班级的工作计划、学期学习计划。自己还要做好工作总结。依据教育原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要求,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督促检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调动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相检查监督。根据学校的实际出班规,然后让学生们讨论并加以完善再公布实施,纳入操行评定。让学生来管理,并依照班规。在管理过程中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触犯班级纪律的一定要严肃处理,特别是第一次不良行为必须严惩不贷。
3、适时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具体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规律,并分析科学文化知识,建立丰厚的知识积淀,拓宽知识面,开发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乐学、善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组织建立班委会,培养“领头羊”作用,要有为集体献身的精神。班干部要结合自身联系同学、贴近同学、服务同学的优势,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思想认识、组织纪律、活动参与、素质提升等方面带头作示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促进班级学风建设。
三、形成教育合力的基本功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学校是诸种教育力量中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和调节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影响。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组织者,让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相互尊重,这是取得支持和帮助的前提,二要相互了解,这是取得支持和帮助的途径和基础。班主任要严慈相济、平易近人,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把全班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推行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调动学生为建设班级做贡献的积极性,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及时改进班级工作。同时,要精挑细选班干部,班级干部是全班的核心,不是特权人物,而是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的,必须严格要求,班级干部不是终身制,同学们不欢迎的就必须辞职,坚持能者上,庸者下。
2、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班主任要尊重和关心科任教师,经常互通信息,主动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科任教师反映的问题,不管事无巨细,均应及时处理。帮助任课教师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科任教师与学生在上课时起了冲突,班主任不应回避,协助科任教师处理好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注意细节关怀,对学生加大鼓励力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主动宣传科任教师的长处及成果,尽量树立他们的威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处理好家长、社会的关系。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取得家长的配合,把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放下老师的“架子”,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以情动人,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更不能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教育下健康成长,就会更加信任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徐玉珍.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出发思考教师基本功[J].课程.教材.教法,2004(73).
[2]管建刚.更新三大件[J].中国教师报,2005(3).
[3]李柏青 崔凤华.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做好班主任工作开始.[J].中青在线,2017(5).
- 【发布时间】2019/11/1 9:16:06
- 【点击频次】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