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对小学教学管理的探析

 

【作者】 白文博

【机构】 萧江镇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和谐、优美、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要想促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需要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作为一个小学的教学管理人员,(1)集中精神,不断地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学人员构建舒适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育工作人员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其教学水平的提高;(2)学校整理应根据每个学科适时地增添教学器材,逐渐地改善教学器材的设备,促使器材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3)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班级优良作风的形成等,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它们概括起来有四条:一是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二是以规范化为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三是健全检查、评价、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四是以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什么叫全项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的两大要素,教和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学质量由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决定,因此,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抓学的管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 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逐渐形成了系列公开课的制度。这些公开课按档次、目的和内容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类。一类叫观摩课,这是最高层次的公开课,请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目的和作用有三:一是展示特色,鼓励创造特色;二是展示教改成果,推动教学改革;三是树立典型,指导教学。这类课每学期文、理科各举行一次。另一类叫研究课。由教研组安排,推荐本学科专题研究承担者或由较高水平的教师担任,目的是开展专题研究或成为本学科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这类课在教研组范 围举行,每学期2-3次。对这类课要求是,要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课堂教学要进行集体设计,课后对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类叫试验课。这类课在备课组内举行,每学期每人一课,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的群众化,把全体教师都吸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这三个层次的公开课均实行一课一研讨的办法,就是每次公开课后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讨会。这样就形成了每学期的公开课系列和研讨系列,每学期全校仅校级和学科级的公开课就有20多个,要举办20多次研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二、树立正确的教师价值观
  教育事业是一项伟大而任务艰巨的工程,是需要用“良心”来约的事业,它的目的在于培养有自主意识的优秀人才,教师对教育付出的劳动大多都只是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来验证的。所以在这期间教师付出的多与少,认真还是勉强我们无法客观的评估,所以教师除了最基本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之外,还需要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天平一个底线和原则。不是要一条条硬性规定的守则,我也不想说太多现在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念是如何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是缺乏奉献精神、责任感淡化、工作态度不认真等功利性质过于浓厚都是有其社会归因的。所以在我看来,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认清楚自己职业的追求是什么:教育并不是强硬的灌输和责骂,而是心与心内在的沟通、爱与爱的传递,这时候如果能够将教育当作幸福的体验活动,那么教师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学生的感受才会来得深刻。其次教师应该在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上,要认清学生不是教育的附属品,而是服务和合作的对象。教师的任务于培养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不仅在科学文化素养上对学生做出相对的指导,而且要在思想道德素质这方面也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指引。最后教师对于生命的价值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正确认识人生这个命题。正确认识内涵生命,既有价值且丰富的人生之后对于社会上带来的那些负面影响就能够尽可能的避免。
  三、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每当一提及教学的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小学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根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来讲,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主要体现在:(1)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管理。(2)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测试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这是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之,对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7
   [2]李永忠、李坊银.鉴往知来革故鼎新—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尝试[J].江西教育,2007(11).
  • 【发布时间】2019/11/1 9:13:05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