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估算意思、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需要,是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训练思维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优化教学策略,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强化他们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估算策略。
关键词:估算 培养 方法 技巧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那么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的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2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几个,赛前估计雅典奥运会中国最终能获得几枚金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这类有关物体的质量、数量或长度的估算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时,没有必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或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时,估算不失为一剂“良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
二、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
估算不是猜测,而是一种有根据的判断。因此,在教学中将一些估算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估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在检验402×3=126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时,用估算402×3≈400×3=1200,可以判断积是四位数,126肯定是错误的,师相机提出并说明这就是根据位数估算法;如估算“398+107=?”,引导学生将398看作400,107看作100来计算,渗透广泛应用的“凑整估算法”;如判断128×16=1326是否正确时,教师将乘法计算时,积的个位一定是两因数个位相乘的积的个位的方法讲解示范一下,渗透“根据尾数估算”法……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不同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估算策略,有利于学生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有利于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与计算能力。
三、加强训练,提高估算的技能技巧
由于口算和笔算是估算的基础,而估算反过来又能促进口算和笔算的熟练化。因此,在进行估算训练时,要注意将估算与口算、笔算结合起来。
1、做练习题时,根据题目的特点,有的可要求学生计算前进行估算,让学生先估计出大致的结果,为正确计算创造条件;有的可要求学生计算后再进行估算,使学生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能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2、给出一些计算结果有错误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估算来判断其正误,使他们从中体会到估算的重要作用。
3、将算式的计算结果改写成选择题,让学生通过估算后进行选择填空。如,“下面四个数中,只有一个是53.8×1.74=( )的答案,试估算后选择填空。(A)9.3612,(B)92.615,(C)93.612,(D)936.12。”如果这样的题目能经常练,那么效果一定会很好。
4、测试题解答完成后,可让学生先自己估分,或对着测试卷估(不改动试卷),或交卷后对着资料估,或与他人交流后估,这样做不仅可提高估算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测试质量。
5、作购物款估算。如,要跟家长上街购物,这时可根据所购商品的价格及数量,估计所需带的钱。
四、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发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使他们逐渐把估算内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估算习惯。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的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思路。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估算 培养 方法 技巧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那么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的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2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几个,赛前估计雅典奥运会中国最终能获得几枚金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这类有关物体的质量、数量或长度的估算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时,没有必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或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时,估算不失为一剂“良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
二、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
估算不是猜测,而是一种有根据的判断。因此,在教学中将一些估算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估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在检验402×3=126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时,用估算402×3≈400×3=1200,可以判断积是四位数,126肯定是错误的,师相机提出并说明这就是根据位数估算法;如估算“398+107=?”,引导学生将398看作400,107看作100来计算,渗透广泛应用的“凑整估算法”;如判断128×16=1326是否正确时,教师将乘法计算时,积的个位一定是两因数个位相乘的积的个位的方法讲解示范一下,渗透“根据尾数估算”法……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不同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估算策略,有利于学生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有利于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与计算能力。
三、加强训练,提高估算的技能技巧
由于口算和笔算是估算的基础,而估算反过来又能促进口算和笔算的熟练化。因此,在进行估算训练时,要注意将估算与口算、笔算结合起来。
1、做练习题时,根据题目的特点,有的可要求学生计算前进行估算,让学生先估计出大致的结果,为正确计算创造条件;有的可要求学生计算后再进行估算,使学生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能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2、给出一些计算结果有错误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估算来判断其正误,使他们从中体会到估算的重要作用。
3、将算式的计算结果改写成选择题,让学生通过估算后进行选择填空。如,“下面四个数中,只有一个是53.8×1.74=( )的答案,试估算后选择填空。(A)9.3612,(B)92.615,(C)93.612,(D)936.12。”如果这样的题目能经常练,那么效果一定会很好。
4、测试题解答完成后,可让学生先自己估分,或对着测试卷估(不改动试卷),或交卷后对着资料估,或与他人交流后估,这样做不仅可提高估算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测试质量。
5、作购物款估算。如,要跟家长上街购物,这时可根据所购商品的价格及数量,估计所需带的钱。
四、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发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使他们逐渐把估算内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估算习惯。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的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思路。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19/9/28 10:11:26
- 【点击频次】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