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中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

 

【作者】 胡桂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中考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抓基础,重方法,形式多变化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夯实基础。题型的分类,要由简入繁,层层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得上,够得着,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三点:
  1.备课、讲课要“精”
  要有目的性去备课,要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备课时突出“精选”,提供给学生的是精品练习、精品试卷,选取紧扣考点的典型题、常做常错的易错题、背景新颖的题,分层设计习题,合理利用时间,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讲课时体现“精讲”,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语言,讲最需要讲的问题。 
  2.课堂教学重在 “落实”
  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运算,要规范书写步骤,自主反思解题过程,要总结思路方法等等,关键是课内给学生自主落实的时间。既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那么充足的时间从那里来?是考出来的!“平时练习考试化、平时考试中考化、中考战场平常化”。考,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学生第一时间进入答题状态;也可以说“入境”——要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答题。常练常考使学生不怕考试,适应考试的紧张气氛,在有限的时间内,大脑高速运转选择,确定有效的解题方法,使数学考试生活化。中考总共26道数学试题,前18道试题一周至少要考3至5次,计时做题,要速度,要质量,优生必须在14分钟内完成,最多允许错题1至2道;中等生18分钟,最多允许错题1至3道;这样的话平均分会提高,也为后边的大题争取了足够多的做题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考”最主要的是要练学生得分意识,向规范、准确、速度要分数,向每节课、每节自习要分数,学生做题时要逐步实现“少出错”、“零出错”,不是比谁“会的多”,而是比谁“错的少”,要让学生树立分分必争的意识。制定目标,力争满分。要知道一笔一划都是分数,一分一秒事关学生前途。
  3.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方法”与“策略”
  重方法,想办法,先铺路,降低难度,目的是让学生会,而不是把学生难住。 
  在分析问题思路上下功夫,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提高能力。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教给学生的是解决方法和策略,把问题解决彻底。每节课要集中解决一二个问题,使学生越做越明白。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题技巧,让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切忌多、乱、杂。教给学生一把钥匙能开多把锁,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进行整合,平时加强解题思路方法的训练,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而不是仅靠老师的分析讲解。
  二、因材施教、重心下移、培“优”化
  每个班学生都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要注意"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强化主干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实战能力。中等生应抓解题书写的规范性。要想提高学生成绩还要通过专题、专项训练,总结提升并建构起数学思想方法系统,使解题策略和方法明确化、程序化,提升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同时解答试卷要教会学生学会取舍,学会放弃,学会检查——有疑惑的、漏做的。
  培“优”,优生不是天生就聪明,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鼓励、激发潜能,扎扎实实重视通性、通法训练,及时查找不足和漏洞,进行及时补救,才能挤进优生的行列。对于优生应加强解题思路、分析问题方法的训练。我是这样做的,每年初三上学期一开学就组成优生小组,每周做4至6道中考形式的大题,从不会到看答案懂,再由看答案懂到自己试做,可能3问只做对2问,再到有的全对,有的部分对,逐步实现试题不可怕我都能全做对,重在坚持。另外,让优生讲课,全面提高优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其它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裨益良多。
  三、团结协作、集体备课、注重连续性
  集体备课,一是要进一步研究《考试说明》、《中考试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进一步研究练习题及测试题与中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综合训练的模式和中考接近,注意系统性和连续性。今年实施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弱化,并且要弱化到底,同时对于增加的内容不必理会。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学习风貌是优秀的。做题一看就会,一点就通,一做就错!但却有一个很好听的借口:马虎。究其原因其实是懒得思考,把试题按常规题做了,没有仔细审题。例如:解分式方程不检验。有的学生怕新题,考试时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这就要求平时训练要降低难度,关注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例如:中考的最后三道大题,一般都有3问,有的试题第二问很难,但第三问简单,要教会学生做题技巧,标清题号,注重步骤,会的坚决不扣分。而有的试题第一问与第二问有关系,同时前两问也和第三问有着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解题时,要注重试题一、二问的准确性和各小问间的连续性。另外,中考试题要求直接写出答案的,坚决不写步骤,否则既费时又费力。还要记住的是中考试题的图形都是标准的。
  总之,如果按照以上的策略与方法去实施,并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成绩。
  • 【发布时间】2019/9/28 10:06:10
  • 【点击频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