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探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强化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数学逻辑水平的提高。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本文利用了一个教学案例,分析了高中习题课教学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习题教学 教学模式 分析
高中“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是高中阶段很重要的内容。一般高中数学老师都会利用习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一些习题的分析,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1习题教学模式分析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应用”是函数基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首先要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
(1)把握好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 掌握利用导数怎样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 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单调区间。
(4) 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1 分析教学难点和重点
在习题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重点,在我们研究的内容中,求解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更是一个教学重点,在难点教学中,要把握好,函数单调性以及导数求解函数极值的方式。教学方式中要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
在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上,首先要进行基础自测:教师编写练习的习题,例如:
(1)函数y=x2-3x+1的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y=2x+1
(3)求y=■x3-4x+■的极值
(4)函数y=x3-3x2+2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这四道题目数都是很简单的,直接可以作为引导性的题目。
1.2习题教学模式的例题分析:
例1、求函数y=xlnx的单调减区间
例2、y=x3+ax2+bx+c在x=-1,x=1处取得极值,且过点,求的值。对这这些例题进行分析,导入教学内容。
1.3 习题教学课堂反馈
这种反馈,要利用课内时间进行自测,教师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练习,抽查一些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
1.4 安排随堂作业
安排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题目开始进行逐渐加深。题目的选择过程要进行合理安排一些基础自测题目,可以对课本的题目进行改编,在改编过程中,需要从课本出发,不能超过提纲的要求,例如在我们选择的题目中要与书中的例题题目作为主要内容,要和例题配套,要具有针对性。作业中的习题也是根据例题而选择的,有的是课本的习题,有的是课本的习题稍有提高。
1.5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安排数学题目,利用课前的自测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失,不打无准备之仗。在例题安排这方面,要从易到难。利用这些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学习方法的推进。从总体上讲要从容易到难,形成一个阶梯状,实现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够有效提高。
2 其它习题教学模式分析
老师充分利用好习题课堂教学是保证学习质量的根本,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来自教材,另外还存在着会高于教材的一面、所以在教学模式中,要从教材内容入手,与课本中典型例题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综合掌握解题方式。针对上文中的教学案例,笔者总结了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模式,其中包含了很多丰富分教学内容。
2.1 教学中要保证教学过程由简入难
根据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决定了我们教学方式要保证循序渐进、逐渐加深,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方式中,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信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掌握数学知识与解题技能。在学习进度的划分中,也要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划分模式,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基本方法和知识熟练程度这方面有所加深。
2.2 利用选择性的教学方式,实施问题比较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课本中的典型例题,要进行变动处理,例如,可以将有些题目进行改变,利用分析反例、逆向思维的模式,在教学中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拓展,逐步实现发散式的教学思维。对那些引入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要应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要出现很孤立的教学题目,反复的练习同一个题目,这样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
另外,学生参加考试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框架,就不能够进行推敲,更加不能够找到各个问题之前的区别,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利用表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2.3 注重合理理解及对比知识点,有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很多题目的求解方式不难,但是这些题目在求解中会出现混淆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很多概念和公式认识不准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注意客观存在的问题。就要不厌其烦地引导和提醒学生去认识这些问题,研究问题,实现自我纠正错误。 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以后,就会从根本上去挖掘错误产生的原因,吸取教训,保证在下一次练习中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式,首先要对教材习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进行挖掘,激发学生积极性,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要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习题课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明立.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22):94-94.
[2]毕春娜.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1):2-2.
[3]黄翠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1,(36):77-78.
关键词:习题教学 教学模式 分析
高中“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是高中阶段很重要的内容。一般高中数学老师都会利用习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一些习题的分析,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1习题教学模式分析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应用”是函数基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首先要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
(1)把握好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 掌握利用导数怎样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 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单调区间。
(4) 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1 分析教学难点和重点
在习题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重点,在我们研究的内容中,求解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更是一个教学重点,在难点教学中,要把握好,函数单调性以及导数求解函数极值的方式。教学方式中要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
在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上,首先要进行基础自测:教师编写练习的习题,例如:
(1)函数y=x2-3x+1的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y=2x+1
(3)求y=■x3-4x+■的极值
(4)函数y=x3-3x2+2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这四道题目数都是很简单的,直接可以作为引导性的题目。
1.2习题教学模式的例题分析:
例1、求函数y=xlnx的单调减区间
例2、y=x3+ax2+bx+c在x=-1,x=1处取得极值,且过点,求的值。对这这些例题进行分析,导入教学内容。
1.3 习题教学课堂反馈
这种反馈,要利用课内时间进行自测,教师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练习,抽查一些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
1.4 安排随堂作业
安排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题目开始进行逐渐加深。题目的选择过程要进行合理安排一些基础自测题目,可以对课本的题目进行改编,在改编过程中,需要从课本出发,不能超过提纲的要求,例如在我们选择的题目中要与书中的例题题目作为主要内容,要和例题配套,要具有针对性。作业中的习题也是根据例题而选择的,有的是课本的习题,有的是课本的习题稍有提高。
1.5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安排数学题目,利用课前的自测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失,不打无准备之仗。在例题安排这方面,要从易到难。利用这些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学习方法的推进。从总体上讲要从容易到难,形成一个阶梯状,实现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够有效提高。
2 其它习题教学模式分析
老师充分利用好习题课堂教学是保证学习质量的根本,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来自教材,另外还存在着会高于教材的一面、所以在教学模式中,要从教材内容入手,与课本中典型例题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综合掌握解题方式。针对上文中的教学案例,笔者总结了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模式,其中包含了很多丰富分教学内容。
2.1 教学中要保证教学过程由简入难
根据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决定了我们教学方式要保证循序渐进、逐渐加深,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方式中,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信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掌握数学知识与解题技能。在学习进度的划分中,也要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划分模式,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基本方法和知识熟练程度这方面有所加深。
2.2 利用选择性的教学方式,实施问题比较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课本中的典型例题,要进行变动处理,例如,可以将有些题目进行改变,利用分析反例、逆向思维的模式,在教学中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拓展,逐步实现发散式的教学思维。对那些引入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要应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要出现很孤立的教学题目,反复的练习同一个题目,这样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
另外,学生参加考试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框架,就不能够进行推敲,更加不能够找到各个问题之前的区别,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利用表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2.3 注重合理理解及对比知识点,有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很多题目的求解方式不难,但是这些题目在求解中会出现混淆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很多概念和公式认识不准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注意客观存在的问题。就要不厌其烦地引导和提醒学生去认识这些问题,研究问题,实现自我纠正错误。 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以后,就会从根本上去挖掘错误产生的原因,吸取教训,保证在下一次练习中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式,首先要对教材习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进行挖掘,激发学生积极性,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要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习题课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明立.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22):94-94.
[2]毕春娜.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1):2-2.
[3]黄翠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1,(36):77-78.
- 【发布时间】2019/8/29 13:38:10
- 【点击频次】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