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最优策略选择

 

【作者】 邓代顺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同志都对“教无定法”四个字的体会往往特别深刻。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充分考虑课文的性质、特点、教学目的、任务和训练重点,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灵活运用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整体优化,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我们就需要选择一种“耗费师生最少的时间,能够取得最大效果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最优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最优策略的选择不是盲目追求所谓专家制定的设计方案,也不是照搬照抄名师教案。我们要视情况而定,针对特定的环境、群体制定出最易让学生接受并真正理解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手段。
  语文教学中最优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是有条件的,它讲求从文本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者自身实际出发。某一策略可能在此时此地行之有效,但在彼时彼地可能全然不适用。这就是策略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集中体现。
  一、充分把握文本,从文本实际出发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当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把握文本时,首先要求教师要“钻进去”,然后再“跳出来”。只有正确的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和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有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此外,对于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或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或以分析故事情节为主,或以诵读为主;文章反应的感情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到底应选取何种教学策略,这就要视情况而定。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很好的教学设计不能直接照搬应用。由于我们身处农村,农村的孩子由于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束缚,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他们不善交流,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导致交际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比较差。所以,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必须特别注意。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使学生容易学并且学得好的角度,设计教学的最佳方案。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生,更应遵循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对于后进生,我们要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闪光的地方;对于中等生,我们得让他认识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对于优等生我们还得让他们认识到一山还有一山高,不可满足于现状。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因人而异呢?
  这就需要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多下功夫。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辨析。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信心,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个性。
  三、从教者自身实际出发
  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总有其自己的风格、特点及教学思路。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对于施教者来说,哪一种方法适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就应选用哪一种方法。不必一味的模仿别人的路子,以免邯郸学步、适得其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青年教师盲目崇拜名家的教案,把教学参考资料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到课堂上,即不考虑学生能否主动适应,也不考虑自己是否得心应手。当然,其结果就难以令人满意了,“优化效应”也就无从谈起了。
  语文教学最优策略不是固定的套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怎样才能发现和掌握最优策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道路上慢慢摸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不懂到懂,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熟悉到熟悉。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从成功中寻求发展,从失败中探索新路,就能不断地提高教学的策略水平。
  • 【发布时间】2019/8/29 13:35:31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