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学校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

 

【作者】 桑吉加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学校图书管理和图书利用之间的关系,结合我校图书馆实际提出了一些科学的管理措施, 并且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情报信息工作需要,提出一套较好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尽可能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服务。
  关键词:图书管理;图书利用;措施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上需要一套较好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来支撑图书馆科学有序的运行,在这一前提下图书馆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方便学生在图书馆就读。
  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图书管理和图书利用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中辨证的观点来分析,可以肯定的说这一问题存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即管理和利用既是相互分离又是相互排斥的,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吸引的,双方统一在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这一过程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图书期刊资源的原因。只有认识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充分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为读者更好的服务。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好学校图书期刊。其实这就是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管理与服务可以相互转化,并在最后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管理图书资料是图书馆中主要的工作,而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服务。所以说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这样才能完成为学生服务的任务。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是片面的偏向管理,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变成了只是为了为管理而进行单纯的管理,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图书资料的作用。在图书馆内,读者是"上帝",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方便读者,为读者服务的。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使图书馆内的资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其次,闭架借阅一直是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管理和利用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则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来支撑。这一矛盾也一直存在于实际的工作中,特别是在这种闭架借阅的阅览室中,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因为阅览室中的图书和杂志期刊只能是在阅览室中看,而且还必须是当班归还,这就给学生的阅读时间带来了很大的限制。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有些学生采取一些对图书或期刊不利的措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有的学生将图书或期刊悄悄"拿"回家,而有的学生则将所需的资料裁剪下来带出阅览室等。种种事实可以说明一点,保守的管理制度已经造成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
  再次,针对图书管理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提出几条措施。第一,我们要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对图书期刊分别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的安放图书期刊的位置,编目上架,并使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使图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更加的人性化;其次是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将图书和期刊分开,采取书、刊两条龙管理服务方式,并分别派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服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三,改善借阅制度,可实行闭架和开架借阅相结合的办法。把新的图书和期刊经登记分类后,按照需求的不同决定其实施开架阅览或是闭架借阅,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第四,将图书和期刊进行有序科学的分类并进入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以便于学生查询。
  最后,我们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一是要时时的更新已有的陈旧观念。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单一性服务转变综合性服务;由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二是根据社会和本学校的需要,作好图书采购和期刊订阅工作。图书资料室藏书多少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读者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购买新书和订阅期刊的工作过程中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重点采购和订阅目前最新的并和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和期刊,为更好的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搞好特色藏书建设,可以系统收集和当地生产生活相关的专业书刊,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图书馆藏。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图书期刊的保护制度。在图书和期刊的借阅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由于机械磨损或人为因素的书刊破损现象,而这些损失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我们要求书刊管理员要严格的遵守图书管理的规章和制度,并能严格的执行借阅登记程序,在书刊归还时,要认真校对、检查,一旦发现损坏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同时要求学生爱护书刊,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书刊保护制度,只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延长书刊的寿命。
  作为珍藏着丰富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体现我国博大精深之文化灵气的图书馆,则责无旁贷地成为学校实现国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实际上,图书馆不是一座冷冰冰的建筑,而是一部有血有肉、韵味无穷的书,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图书馆通过充分利用文献资源、拓宽资源结构、提供参考咨询和主动服务等途径为我校校本教材研发小组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顺利完成了校本教材编写的任务。教材立足于儒道释三家,并以儒家为主,向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中的诚信、友爱、正直、坦荡、仁慈、和谐等等,都是人格中美好而重要的东西,用儒家思想的精华滋养学生的心灵,使其灵魂得到陶冶和净化。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过往、畅想未来;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体悟别人的喜怒哀乐,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通过阅读,我们学会反省自己,宽容他人;通过阅读,我们能够看清这个世界,学会生存之道。书里乾坤,纸上心迹,在书香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参考文献:
  [1]彭堂玉.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之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1997;2
  [2]李明华.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与新突破.图书馆杂志,1995;3
  [3]丁林.专业图书资料室的信息服务方法[J].图书情报知识,1998;3
  • 【发布时间】2019/6/29 11:00:47
  • 【点击频次】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