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蒙 武

【机构】 荔波县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那么他对学习材料的反映就会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才会最积极、有效,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生活实际    多媒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必须使其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有主动探究的意识和愿望。而高中数学知识中充满了抽象的思维和繁杂的计算,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望而生畏。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数学的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习热情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也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教师、对学习产生积极情绪,以愉悦的心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首先是平等。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和自己平等的主体来对待,要从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使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在共同学习中促进教学相长。其次是民主。课堂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要转变教师独占课堂的情况,由一言堂转变为多言堂,允许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提出质疑,允许学生对教材的质疑,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见解,促进学生间与师生间的充分交流与互动。第三是愉悦。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快乐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尤其是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很大,我们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乐场,来调节学生的紧张学习。第四是激励。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出现错误,此时教师的鼓励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为学生送去冬日的暖阳,使学生重树信心,增强自信。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与数学知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同时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与生活事物入手,用生活架起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殿堂的桥梁,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学完不等式后,教师可提出这样一道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五一商场有促销活动, A商场,第一次打m折,在此基础上再打n折,B商场也分两次打折,每次的折扣为m+n的一半,请你计算出那个商场折扣更优惠。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会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包含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从而会对数学学习产生莫名的情感,自然会激起学生很强烈的学习动力,做起题来也会更加认真仔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毫无兴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有形的,可感知的,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片、文字等优势于一体,在教学中使用能够使数学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这一章,很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单靠嘴巴和黑板的画图难以让学生进行很好地理解。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就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些常用的几何体让学生观察里面的线面、面面关系,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画三视图和直观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利用三视图可以在课件上转动实物图,让学生多角度观察,便于他们理解,同时利用精彩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几何的学习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脑制作简单的程序,如通话费用的收取、企业发放奖金的方案等,这些可以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实用性以及数学的实用性,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课后延伸,体验实践乐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数学,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低值的,也难以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义的学习不但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真知,而且还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它在课后具有强大的生长力量,而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的思想,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独立、合作、实践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数学日记,让学生回顾总结自己学习的得失,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教师还有鼓励学生互相传阅数学日记并做适当的点评,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乐趣。此外,我们还要能够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有学以致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检验、修正、提升。如在学习了解三角性的知识后,教师可给同学们借来测角仪器、卷尺等工具,要求他们分小组测量计算出学校教学楼的实际高度。通过测量,大家会发现组和组之间会有较大误差,为此而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会逐步认识由于测量点不一样因而结果不一样,两个测量点之间应尽量在同一水平面上,因为测得教学楼的高度是相对于测量点的高度。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巩固知识,发展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活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其乐融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并乐此不疲,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乐学的境界,才能学好数学。
  • 【发布时间】2019/5/29 9:52:17
  • 【点击频次】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