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看法

 

【作者】 韦必善

【机构】 翠里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创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要从小抓起,而小学数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改早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新课改从理论走向了实际,它让数学教师更加具有课堂创造力和操作力,同时也较以往更加重视对小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意义重大、作用明显,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索性思维,提倡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并自己动手,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作用转变为引导,而非传统的主导。特别是数学思维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依赖教师的唯一答案、方法,多动脑筋,形成良好的自主思维习惯。 
  2.新课改以后所实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加强了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教材中时时体现出生活的“气息”,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主动将知识运用进生活问题的解决和思考之中。这种教材理念使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明白新课改教材的特点,便于其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精心策划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3.强化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传统的数学知识往往脱离实际生活,一味强调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往往学无所用,从而导致其学习目标盲目,缺乏兴趣。新课改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加强了对现实生活问题的理解,使数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掌握数学规律和实际运用,使得学生逐渐将学习数学变为会学数学,并且能够用于实际,解决问题。同时新课改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联系,主动去归纳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数学改革主要应该放在课堂教学上。数学教师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上,寻找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衡量标准,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可以鞭策教师积极实行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客观性和可实现性。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如何学”,突出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探究的过程。 
  2.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教师在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时,必须对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然后才能开展实践工作:(1)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其个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或者提出一些趣味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励和表扬,才可以激发其课堂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2)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情况,因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学生将会难以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及时制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其整体的成绩。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发挥集体智慧,互相交流,同时要多给与学生较多的讨论时间,并分组进行成果的汇报,使其能够互相补充。另外在课余时间要鼓励学生思考,对相关问题和数学公式、原理、作业题目等自主思考,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 
  4.鼓励学生课堂中提出不同的意见以及课堂作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可能全面,因此,需要鼓励学生提出其疑问,并重视学生对老师所教内容的不同意见,指导其按照正确的路径思考下去,培养其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使用一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形式单调,并且可调动元素较少,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慢慢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J].新课程(教研版). 2009(12) 
        [2]左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林区教学. 2007(12)。
  • 【发布时间】2019/4/29 14:42:44
  • 【点击频次】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