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政治课堂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作者】 王 斌

【机构】 湾寨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课堂;注意力;语言;仪表;纪律;知识;人格魅力;多媒体;互动;关注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政治课堂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仪表吸引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仪容、姿态、服饰、风度等。过去,有些教师不注重外表的修饰。现在,随着孩子们整理信息量的扩大,视野越来越开阔,教师不仅要通过内在的知识来教育孩子,外在的装扮和谈吐同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端庄得体的打扮,不仅能使学生心情愉悦,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念,足以在课堂上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对教师外在形象的要求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二、课堂纪律吸引
  这在一开始的教学阶段就要开始严格实施。如迟到、在课上乱走动这些现象都应杜绝。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一个学生迟到,在课上乱走动都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因此,惟有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语言吸引
  运用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重要一环。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和载体,作为表达思想、传授知识的工具,具有影响和感染他人的功能。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语言艺术。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发挥语言艺术的特殊作用、使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单调的政治课变得悦耳、动听、充满魅力,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艺术化的语言所吸引,那么,教师与学生就能共同思考,共同领悟,心领神会。
  四、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
  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体验:一首新鲜出炉的流行歌曲,大家都会广为传唱,但当你听了几十、上百遍之后就会感到反胃。对学生而言,自觉的维持有效注意力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一些学生上课一段时间后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步伐。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变个花招进行教学,就等于重新激活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变换着采用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分角色朗读,个别检查读等形式,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甚至乐在其中,取得的效果自然比较明显。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做足工夫,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教学形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五、知识吸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他的知识修养在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富有知识性的教学就像足球运动员精彩的射门,常常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博得观众的喝彩。
  六、人格魅力吸引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课堂上,人格魅力指什么?教师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能否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及时鼓励评价;能否和风细雨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保证公平公正;能否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只注重每个学生的进步过程不问结果。如果我们做到了,这就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格魅力。在这种魅力的感召下,我们会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一个和谐奋进的团体。我们用爱的力量、道德的光辉征服的是学生的心灵,而不是因为学生对你的惧怕端坐课堂。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学生,赢得了课堂这个大战场。
  七、关注,互动吸引
  对中学生来说,如果一堂课只是教师只顾自个儿拼命地讲,学生静静地听,那么毫无疑问,这堂课一定是不成功的。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关注的感觉,所以,需要给学生足够多的关注。即便是教师在讲课时,也要时不时地用眼神扫视全班。你会发现一些上课走神的学生通常会比较心虚地看看老师。这时候,教师可以用眼神多盯着他们看一会儿,或是给他们一个手势。
  八、多媒体课件吸引
        随计算机应用的逐渐普及和现代化教学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课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体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基本标志。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感官作用于大脑,充分发挥大脑“接触、判断、贮存、想象”四个智力区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充分感知材料。
  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遭淘汰,教师应该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我想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 【发布时间】2019/4/29 14:36:42
  • 【点击频次】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