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者】 蒋 玲

【机构】 全州县五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科学发源于观察,科学的发展也有赖于观察,面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则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观察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知识和理解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时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性想象和正确思维的重要条件。在化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化学实验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并通过实验性的操作活动形成实验能力。化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启蒙教育,在化学课上当学生看到金属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突然复燃,点燃不纯氢气时发出巨大的声响等一个个新奇的现象时,他们心中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上,此时,教师如果能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兴趣昂然。
  二、指导全面观察,分清主次现象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应养成学生“全面观察”的好习惯。全面观察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观察的对象来说,它包括反应物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现物质变化的反 应条件和所使用的仪器装置,教师的操作等;另一方面从观察者来说,它包含着动用多种感 官的协同活动,即“全面观察”应包含着眼看(色、状)、鼻闻(气味)、手摸(软硬)、耳听( 声音)等。只有全面观察,才有助于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对各个细节都有丰富的感知,便 于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在全面观察的同时,根据教学目的和实验内容,观 察中要引导学生分清实验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从而把注意力放在主要现象的观察上。例 如,在研究氧气性质的时候,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反应条件,反应现 象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状态等。而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磷的燃烧实验,则要求 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的主要 现象是由教学目的所确定的。教学目的需要学生重点观察的现象就是主要现象,它不一定是 实验过程中给人感官刺激最强烈的现象,有时恰恰相反,是诸多现象中不引人注意的现象或 是瞬间即逝的现象。所以,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主要现象是十分重要的。经 过长期地、耐心地、反复地指导,就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就能使学生既抓住主要现象 ,又不放过次要现象;既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又能观察到那些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现象 。在观察中我们应站在另一个高度上:第一,要交给学生观察的规律。观察时,一般是先观察 仪器装置和各种反应物质,再观察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第二 ,要教育学生具备认真、细致、实事求是、有始有终地进行观察的态度。否则,全面而又分 清主次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三、“观察”和“思维”结合,学会观察的方法
  观察必须和思维结合,思维要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没有思维和思考的观察是“观看”。
  1、熟悉观察指令术语。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必然包括装置、试剂、操作和 现象四个组成部分,首先训练学生熟记每一部分的内容:装置:包含仪器、仪器的空间位置、连接方式、各部件作用。操作:包含装配程序、操作程序、注意事项。试剂:包含试剂纯度规格、剂量、颜色、状态。现象:包含声、光、热、电、味、气、烟、色、态、溶、融、分层、沉淀等。学生熟悉上述内容后,遇到具体的实验时,当教师发出“观察装置”、“注意操作”等指令 性的术语后,他们就有了思维的对象和需要观察的丰富内容了。教师反复使用指令性术语就逐渐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
        2、进行定向观察训. 定向观察是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集中指向某一部 分。不同的实验定向观察的重点应不同,如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实验的观察重点集中指向仪 器和操作;气体制备实验的观察重点集中指向装置和操作;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的观察重点 集中指向现象和试剂等等。
  3、初步学会观察方法。并学会对每一个实验的观察应从整体→部分→整体 的方法;而对于同一类型的实验的观察则应学会从个别→一般→个别的观察方法。例如,观 察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整体装置是由氧气的发生装置、导气管、收 集氧气的装置三部分组成的,中心部位是氧气的发生装置。然后再从部分到整体,引导学生 观察各部分仪器是怎样连接起来成为一体的,各起什么作用,从而使学生对整个装置有全面 正确的认识。学生学会了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的观察方法,就可以推广到其它气体实验室 制备装置的观察之中去。这样,就初步的学会了科学的观察方法。
        总之,观察能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的能力。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对现象的感知越充分、越全面,就越有助于思维而获得真知。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其它能力的基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评价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只有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在仔细的观察中培养出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进而到自学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 【发布时间】2018/12/20 11:21:18
  • 【点击频次】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