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

 

【作者】 罗建华

【机构】 汶川八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创新,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将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贯穿始终,是时代的教育的精髓所在,小学语文一定要做到"文道结合",教书育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实践 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 民族地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做到教书育人。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好德育渗透、德树人教育呢? 
        一、 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历来注重"文以载道"的关系 "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则是"道"的重要部分。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犹如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章,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结合课文具体情境,很好的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如学习《草地夜行》这篇课文的时候,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儿童引入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情感。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把雪山草地的恶劣条件形象的展现出来,把红军当时的艰难困苦很好的表现出来,这样,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变得形象、生动、可感了。课文中的红军战士是热爱祖国的典范,他用自己年青的生命,诠释了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的意义,课文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老师只要善于运用场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的有声有色,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二、在诵读中体会文章情感,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课文中所折射出的爱国感情,所体现出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德育因素如何感动学生,提高认识呢?诵读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恰当运用策略进行德育渗透。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夜莺的歌声》,在情感诵读实施德育渗透立德树人环节上,我是这样做的:(一),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体验文中人物情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自认真朗读课文,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课文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二),在进行分角色朗读中实现德育渗透:这篇课文是以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的,从对话中透露出人物浓浓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夜莺和德国军官对话的句子,让学生走进文本中,想象自己就是夜莺,从而体味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入感受夜莺的勇敢与机智,体会德国军官的狡猾、阴险。(三),引导学生交流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情感,让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自己讲出诵读前后不同的感受,教学取得了生动活泼的效果。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课文中,体会了文章情感,心灵受到洗礼。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鼓励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畅游知识的海洋,陶冶情操,升华理想。相关的课外读物,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参考,不仅可以塑造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生作为初级阶段的学习者,知识尚未丰富,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良好时机,老师在引导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阶段和爱好的学生应进行不同类别读物的阅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各种形式的活动穿插其中,德育渗透形式活泼多样,立德树人教育悄无声息。
        四、强化作文写作训练,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写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运用和巩固,通过写作,其有效地开放了学生内心的世界并表达了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德育渗透,培养写作文的能力。例如,通过写人的作文,让学生以事写人,通过对自己所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情的描写,从而刻画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父母、亲人、老师、朋友或者是路人给予自己的感动,或者带给自己的温暖,让学生学会感恩。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性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树立榜样,示范引领,影响学生的思想品格,立德树人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言行和品格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态度和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面对学生,教师要加强品德修养的内化,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要顾及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老师要用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品,诚实可信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做一面道德品质的镜子,照射给学生的是好的品行和品德。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好榜样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实践探索,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波,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小学)》,2017年。
        [2]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
        [3] 宋青林,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学园》, [J],2015年。

  • 【发布时间】2018/12/20 11:10:59
  • 【点击频次】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