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一、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意义
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德育涵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1、存在的问题:
写好汉字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实中学生的书写却存在种种问题。比如: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姿势不正确,字体不规范,字迹潦草,字大小不匀,东倒西歪,有的根本不像样。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不仅影响字的美观,还会造成学生近视,驼背,脊柱弯曲,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及时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已成当务之急!
2、原因探究 :
首先,学生对写字缺乏兴趣。电脑的普及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让孩子缺乏耐心和定力坚持长时间书写,没有培养好对写字的兴趣。许多孩子能熟练地用电脑键盘敲字,但写字却停留在“爬”的阶段,写的字十分难看!
其次,思想不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教学一向不被学校,教师,家长重视。虽然大纲上对写字有要求,课表上也排了写字课,但实际上大家常常应付了事。部分语文老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第三、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知觉的精确度仍然不高,知觉的分辨能力较低,在识字过程中,往往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对细致之处,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常常会忽略.又由于对握笔的问题感念模糊,不能分辨,使得学生常写错别字,这样一味遵循强化了不良的书写习惯。
另外,教师也很少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只着眼于对错,只注重结果,对书写质量毫不评价,造成学生的书写质量逐渐下降。
三、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中的地位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以身作则,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正确指导学生书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中指出“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办法措施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等行为。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电视电脑中转移回来。
第二、系统训练,规范行为。
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是不自觉的,需要时时提醒,及时规范。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趁热打铁,及时交给学生书写要领和对不规范的书写的矫正方法,并利用练习课进行系统训练,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比如,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眼睛距离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巡视,对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书写规范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孩子的反复性强,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耐心和及时的纠正。
第三、教师示范,指导行为。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一手漂亮,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字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如果一位老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的字也往往比较好。而当前部分教师字写得不够规范,甚至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也不规范,使得课堂板书起不到有效示范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教师也应当规范书写,树立规范书写的意识。教师有了规范书写的行为后,为了不影响教学的气氛,又使个别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可针对个别问题,单独指导学生方法。如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比较差,不良的书写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写出的字不符合书写规范,东倒西歪,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书写的时候会颠倒书写顺序或者是颠倒字的左右。教师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给予孩子以辅助。
第四、树立榜样,效仿行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书写习惯的训练中,我们应该注意在同学中树立先进典型,对于书写认真的学生,以及书写习惯有进步的学生,一旦发现就及时在班上宣传表扬,并利用课余的时间给这些同学发放奖品,适当进行鼓励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求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并指导他们由效仿榜样的行为过渡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这种形式儿童乐于接受,而且容易产生群体影响的效应。还可以在班上专门开辟一个展示墙,专门张贴书写规范学生的作品,达到激励的作用。
第五,分段突破,扎实推进。
语文老师每天都需要用很多时间纠正教他们正确的书写方法。中段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习笔画特点,用钢笔正确书写偏旁,词语,句子,学习用毛笔描红,继续巩固字的结构特点,作文书写用钢笔正楷誊写,知道字的结构特点,以词语,句子书写为主,学习以毛笔仿影。在习字时,相应地练习一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语文老师可以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熟记成诵,还可以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德育涵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1、存在的问题:
写好汉字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实中学生的书写却存在种种问题。比如: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姿势不正确,字体不规范,字迹潦草,字大小不匀,东倒西歪,有的根本不像样。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不仅影响字的美观,还会造成学生近视,驼背,脊柱弯曲,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及时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已成当务之急!
2、原因探究 :
首先,学生对写字缺乏兴趣。电脑的普及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让孩子缺乏耐心和定力坚持长时间书写,没有培养好对写字的兴趣。许多孩子能熟练地用电脑键盘敲字,但写字却停留在“爬”的阶段,写的字十分难看!
其次,思想不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教学一向不被学校,教师,家长重视。虽然大纲上对写字有要求,课表上也排了写字课,但实际上大家常常应付了事。部分语文老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第三、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知觉的精确度仍然不高,知觉的分辨能力较低,在识字过程中,往往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对细致之处,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常常会忽略.又由于对握笔的问题感念模糊,不能分辨,使得学生常写错别字,这样一味遵循强化了不良的书写习惯。
另外,教师也很少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只着眼于对错,只注重结果,对书写质量毫不评价,造成学生的书写质量逐渐下降。
三、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中的地位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以身作则,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正确指导学生书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中指出“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办法措施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等行为。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电视电脑中转移回来。
第二、系统训练,规范行为。
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是不自觉的,需要时时提醒,及时规范。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趁热打铁,及时交给学生书写要领和对不规范的书写的矫正方法,并利用练习课进行系统训练,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比如,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眼睛距离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巡视,对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书写规范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孩子的反复性强,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耐心和及时的纠正。
第三、教师示范,指导行为。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一手漂亮,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字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如果一位老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的字也往往比较好。而当前部分教师字写得不够规范,甚至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也不规范,使得课堂板书起不到有效示范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教师也应当规范书写,树立规范书写的意识。教师有了规范书写的行为后,为了不影响教学的气氛,又使个别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可针对个别问题,单独指导学生方法。如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比较差,不良的书写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写出的字不符合书写规范,东倒西歪,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书写的时候会颠倒书写顺序或者是颠倒字的左右。教师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给予孩子以辅助。
第四、树立榜样,效仿行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书写习惯的训练中,我们应该注意在同学中树立先进典型,对于书写认真的学生,以及书写习惯有进步的学生,一旦发现就及时在班上宣传表扬,并利用课余的时间给这些同学发放奖品,适当进行鼓励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求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并指导他们由效仿榜样的行为过渡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这种形式儿童乐于接受,而且容易产生群体影响的效应。还可以在班上专门开辟一个展示墙,专门张贴书写规范学生的作品,达到激励的作用。
第五,分段突破,扎实推进。
语文老师每天都需要用很多时间纠正教他们正确的书写方法。中段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习笔画特点,用钢笔正确书写偏旁,词语,句子,学习用毛笔描红,继续巩固字的结构特点,作文书写用钢笔正楷誊写,知道字的结构特点,以词语,句子书写为主,学习以毛笔仿影。在习字时,相应地练习一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语文老师可以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熟记成诵,还可以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发布时间】2018/11/30 14:17:43
- 【点击频次】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