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者】 巨 珍

【机构】 丹东希望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很现实且十分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学习兴趣     重要性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很现实且十分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因而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习成绩低下。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教学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作用。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把发展和保护兴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呢?
  首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功欲
  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而这种成就感往往要在日常生活或具体的交际中才能获得。
  其次,注重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启发性的要求
  中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是较强的。他们经常希望在学习中发现一些新东西,这一点对我们的启发式教学非常有利。教师在教学时多考虑到启发的作用,提出一些启发性较强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多样,要向全班提出要求,然后个别活动;要多运用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学习内容适度,不宜超出学生语言及理解能力。要使学习内容像长在树上的果子,跳一跳就能摘到,学生们就愿去跳一跳,摘下果子。如果太高,跳一跳根本够不到,学生索性就不去摘了。
  再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适当安排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音标拼读时,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词典,掌握单词的音标拼读。在教单词时,把含有相同读音的单词(如day,say,gay,lay,may,way等)放在一起教(着重读音和拼写);或把单词防在句型里面教(注重意义)。在教句型时可用句型歌(教师可用自编的句型歌)进行教学。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  How old are you? 时就采用了句型歌:
  How old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I’m thirteen.
  You are thirteen, too.
  We are the same age.
  他用的是“生日快乐”的歌调,在新课结束时呈现出这个句型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又很快记住了本堂课所教授知识。
  我们也可以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身体姿势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再以“smile”为例,我们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学习它。那位老师请三个学生做出了不同的表情,分别为“laugh”,“cry”,“smile”三种状态,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三个单词。这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堂公开课,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最后,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学习法
  小组学习法,又名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一起互促学习,以期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早在20年代皮亚杰(J,Piaget)就指出,学习中的合作可以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在《民主与教育》也强调了互助合作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的社会文化学说指出: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成绩、人格特征、兴趣能力、文化差异等因素,将班级分成由2—6名的同学组成的小组,然后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环节,穿插全班讲授或组间交流,使全体学生对同一课题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参照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进行整体评价。小组学习法有很多优点:
  1、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实践成为一种需要。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讲英语的小社会:学生要使所在小组获得成功,就必须通过目的语布置学习任务、讨论和协商学习中的问题和进展情况,就必须积极主动投入教师布置的交流任务,促使了学生从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在整个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语言材料,结合原有语言知识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根据教师或同学的反馈加以及时检验,使学生在情景中强化。对语言单位和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通过“使用外语而学习外语”的效果。
  2、有助于促进语言领会技能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学生要完成该小组的任务,就离不开语言表达,要成功表达又必须首先学会领会和吸收语篇的内容,并留意相关语言的表达形式结构。这样,在培养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听读输入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使用和团体竞争的精神。小组学习法评价的核心是,小组成员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小组群体目标的实现,成就是互享的。在面临任务时,小组成员会更多地进行“自我——群体”的比较,采取的策略总是围绕着“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一问题。学业成功的高度相关势必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及良好的协作精神。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总之,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也只有使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真正的实现任务型教学。
  • 【发布时间】2018/11/30 14:09:13
  • 【点击频次】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