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起始阶段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玉波

【机构】 通化市第十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难文理分科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的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尤为重要。
  初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课题的引入既有趣且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多得多,认识到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拓宽课堂教学的多样性,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上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组学生做,而又要做的成功,这样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1,趣味性强。在演示对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杯子应固定在桌面上,当教师用木尺敲击硬塑料片时,前排的一个学生不由自主地用手做接的架势,他担心鸡蛋会掉到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突然鸡蛋落到杯子里,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又如第三章第二节的演示实验2,若用一般的橡皮筋来做既看不出振动快慢,又听不出音高音低,如用钢直尺来做,把一端压在桌子边缘上,拨动另一端,钢直尺的振动快慢及其明显,音义高低及其清楚,效果很好。
  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组学生把实验做好。对于一个初学物理第一次做实验的初二学生来说,很难做好。
  一、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子系实际,并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中还是会遇到困难的,他们一遇到困难一般都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易于接受,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接触的比较多,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能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障碍,最好的办法是简化些,就讲一些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然后在黑板上切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一阶段只限于严格要求解题步骤和物理量单位的问题。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平坦了,学生踏上这个轨道就会轻松自如。
  二、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又能使教师看到希望。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爱说、爱问。他们问的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那种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 又要认真回答问题,不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开始几周的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学生往往因知识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对物理问题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说不出,有理讲不准,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做出示范性的回答,同时给他们予以纠正和解释,学生们高兴得不得了。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学期,应着重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害怕心理上下功夫,不必担心这样做会降低标准,影响教学质量。只要我们不放松要求,坚持目标,随着学生思想成熟、智力因素和学习能力的深层次变化,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地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牢固扎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8/10/21 9:49:44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