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高春红

【机构】 王必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人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合作、参与,就能使语文教学课堂活跃起来,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组合作  参与  合作学习    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这些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那么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应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把全班35名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学习小组的学生必须要优中差(综合水平与能力)兼顾,然后给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位能力强的组长,负责本组的合作交流活动。例如在初读课文时,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齐读全文,或分人分节朗读,或由个别学生一人读,其余学生给他指出毛病,给他示范。这样避免小组学习活动无组织,盲目性地乱说,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学习。
  二、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优等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选出一位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还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三、教师要学会倾听。
  要求学生能正确清楚地向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言语简明扼要,紧扣中心;能有序发言;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能耐心作出解释;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尝试站在对方角度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对别人提出的合理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并表示感谢。
  四、提供帮助  教授合作技巧。
  在学生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有知识上的,也有合作技能方面的。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合作进程带来影响。教师此时应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作补充说明、提供辅助材料、工具等。或是教授学生一些社交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如何发表不同意见,如何向别人提出改进建议,如何处理矛盾、争议等,或是给予其他的鼓励、支持,使学生的合作继续进行,最终获得成功体验。
        五、保证交流时间
  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合作学习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表达、交流、协商、互助,只有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火花,学生的智慧在合作中得到了展现,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六、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应该有一定的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应该既有简单化的,也有较复杂化的,简单的如口头评价、课堂任务完成实分制评价。复杂的如表格式量化书面评价;既有小组评价,也有个人自评、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等。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人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合作、参与,就能使语文教学课堂活跃起来,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 【发布时间】2018/10/21 9:14:49
  • 【点击频次】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