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关键词】 ;
【正文】数学学习活动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一言堂”。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就越少,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能力既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禁锢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形成数学语言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言行。儿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是他们的第一模仿对象。而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模仿—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课堂用语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特别是数学概念的表述,数学问题的阐述,既不能随意删减或添加,也不能任意调换。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
二、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数学中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难学,我认为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书读得越多的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就越强。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阅读我们的数学课本开始,读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算式和数学文字题目等等。通过数学阅读,书本上的数学语言在学生的大脑里的印象得以加深,从而演变成他们自己的数学语言得以致用。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
我们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上数学课,孩子们就变得沉默寡言。老师提出问题,教室里要么鸦雀无声;要么只有两三个人举起手来,还要接受大家异样的目光;要么就是站起来面红耳赤,低头无语。不少家长却反应,自己孩子在家里,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怎么一上数学课就变这样了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气氛太严肃、太死板,老师的语言评价太过单一造成的。很多孩子想回答而不敢回答,怕说错了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因此,他们索性不说。那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师该如何做呢?
首先,必须消除学生心头的顾虑。课堂上,教师一个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同时,教师要适当地夸奖学生,增强学生的表达信心。对于说得好的同学要加以表扬,如“你说得真棒!”对于胆怯的同学加以鼓励,如“没关系,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哪怕学生说错了也不要打断,还要对他们说:“你认真想一想,再说一次。”
其次,在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想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想办法创设让学生乐说的情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将数学知识和孩子们熟知的一些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听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再引导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就能使学生畅所欲言了。
四、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数学语言训练的机会
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种形式的练习:
1、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思考过程
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也是对思维检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思考是否正确,是否有条理,还要靠思维的工具语言。通过让学生说理的形式,不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检验学生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完整。
在计算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算理、说解题思路,不仅可以让他们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还能更好的理解掌握算法。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先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达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再口述解法。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程度,又可促进思维的发展。
2、在小结中锻炼数学语言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能帮助他们清晰地回忆本课的要点。比如小结时可以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也可以改变小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如果你是长方形,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这样的小结,更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小结不仅可以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强化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手和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学到知识可以在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过程得到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结合起来,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语言的培养又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没有对数学语言的问题给予专门的、充分的关注,是不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的,也不利于教师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和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一、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形成数学语言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言行。儿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是他们的第一模仿对象。而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模仿—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课堂用语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特别是数学概念的表述,数学问题的阐述,既不能随意删减或添加,也不能任意调换。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
二、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数学中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难学,我认为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书读得越多的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就越强。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阅读我们的数学课本开始,读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算式和数学文字题目等等。通过数学阅读,书本上的数学语言在学生的大脑里的印象得以加深,从而演变成他们自己的数学语言得以致用。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
我们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上数学课,孩子们就变得沉默寡言。老师提出问题,教室里要么鸦雀无声;要么只有两三个人举起手来,还要接受大家异样的目光;要么就是站起来面红耳赤,低头无语。不少家长却反应,自己孩子在家里,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怎么一上数学课就变这样了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气氛太严肃、太死板,老师的语言评价太过单一造成的。很多孩子想回答而不敢回答,怕说错了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因此,他们索性不说。那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师该如何做呢?
首先,必须消除学生心头的顾虑。课堂上,教师一个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同时,教师要适当地夸奖学生,增强学生的表达信心。对于说得好的同学要加以表扬,如“你说得真棒!”对于胆怯的同学加以鼓励,如“没关系,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哪怕学生说错了也不要打断,还要对他们说:“你认真想一想,再说一次。”
其次,在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想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想办法创设让学生乐说的情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将数学知识和孩子们熟知的一些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听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再引导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就能使学生畅所欲言了。
四、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数学语言训练的机会
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种形式的练习:
1、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思考过程
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也是对思维检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思考是否正确,是否有条理,还要靠思维的工具语言。通过让学生说理的形式,不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检验学生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完整。
在计算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算理、说解题思路,不仅可以让他们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还能更好的理解掌握算法。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先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达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再口述解法。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程度,又可促进思维的发展。
2、在小结中锻炼数学语言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能帮助他们清晰地回忆本课的要点。比如小结时可以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也可以改变小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如果你是长方形,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这样的小结,更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小结不仅可以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强化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手和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学到知识可以在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过程得到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结合起来,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语言的培养又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没有对数学语言的问题给予专门的、充分的关注,是不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的,也不利于教师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和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 【发布时间】2018/9/25 22:23:27
- 【点击频次】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