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计算机教学

 

【作者】 赵金龙

【机构】 易县梁格庄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上。面对丰富多彩的计算机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恶。而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又必修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如何是初中计算机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落实初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职业道德?如何兼顾二者进行初中计算机的教学?
   一、比喻说明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来说有是较难接受。如果在讲课时适当的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再将网络的域名和IP地址时,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可以使用身份证号来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台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的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二、 愉快教学法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操作中学习之发射比较枯燥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练习,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强迫其联系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指法”的过程中,采取游戏导入的方法,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先让学生玩《弹钢琴》,比赛谁弹的曲子最优美。学生在“弹钢琴”的实践中发现,要弹出一首好听的歌,必须先练好指法,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愿意去练习指法了,而且热情非常高。接下来我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各种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于键位。这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了浓厚的兴趣,便自觉去学习了。
  三、表扬激励法
  当代的初中学生年龄虽小,但大多以有较强荣誉感和好胜心,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所以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网,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加以表扬激励,这不仅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针对不同程度书平的小组同学,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的,只要能达到目标,不断有进步,我就适时给与玩益智游戏的奖励。用“完”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得目的,使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把每个学习单元中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我感到,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比如有一节课的内容是关于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使用。首先,我通过多媒体网络将一张事先做好的贺卡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们看到后头脑里现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着我再分析这张卡片的结构,哪部分是图文框,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选图形,哪些地方各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或不能相互替代等。通过分析,学生对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概念就有了直关的认识。然后我再讲解如何插入、修饰每户各部分等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教师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卡片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的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
  • 【发布时间】2018/9/25 22:11:15
  • 【点击频次】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