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 邓汉奎

【机构】 大名县铺上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里想就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说一点我的看法,向大家请教。 
        一、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技能? 
        那还用你说,学生需要听说读写的技能。但是,对于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汉族人来说,怎样才能听好读好?怎样才能说好、写好?我觉得,重要的是他要能知道并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当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中学语文教学要给中学生的语文技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 
        二、学生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技能? 
        要让中学生获得上面所说的技能,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做三方面工作: 
        1.设法让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写作。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好,好在哪儿,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儿。 
        3.需要给学生一点语文知识。 
        三、应该怎么讲课文? 
        讲解课文,不能满足于讲文章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生字生词;应该对课文中一些起关键作 用或带有深刻含义的词句,紧密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特点、上下文语境进行必要的分析讲解。举例来说 ,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这一篇课文。         
        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 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作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 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 的“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第二,“(她)一 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 (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 两个“为什么?”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 者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了,语文教学的收 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四、学生最迫切需要学习、掌握的母语知识是什么? 
        这里只就词汇、语法方面说些意见。就词汇、语法方面说,学生最需要的是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词语选择 和句式选择方面的知识,一是有关虚词的知识;此外,还需初步具备一些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其他有关 词汇、语法的知识都是为上述目的服务的。 
        词语的选择,包括在某个上下文里该用哪个词语、不该用哪个词语以及用哪个词语最为合适这两个方面。 简单一句话,包括词语的选择和词语的锤炼这两个方面。通过语文教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在某个上下 文里可以用哪些词语,最好要用哪个词语;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在某个上下文里,为什么可以用这些词语, 为什么最好用这些词语。在词语教学中,人们常常举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又”一说“自”) 里“绿”的使用作为实例。这无非是说明在说话写作中注意词语选择和词语锤炼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把“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看作是炼实词的范例,我们也不妨可以把“更上一层楼”里的 “更”看作是炼虚词的范例。 
        五、怎样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在中学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必须坚持随机教学。所谓随机教学,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 评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试以虚词教学为例。我们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孤立地给 学生讲解某些常用虚词,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语文实践(如做练习、做作文)、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 皮,而要触为一体。从随机教学的角度说,要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 这样,同学才爱听,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不妨略举一个实例。《祝福》中写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了条门槛,从而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封建礼教还是容不得她,给了她新的致命打击,使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遭到破灭,随之发 生一蹶不振的变化。鲁迅在这一段描写里,虚词运用得很讲究,值得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讲。如“她做得更出力 ”里的“更”;“你放着罢”里的“罢”;“她像……甚而至于常常忘了去淘米”这一长段文字里关联词语的 使用。关于“更”,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里的“更”能不能替换为“很”或“非常”?为什么 必须用“更”?联系上下文,这里用“更”将会起到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关于“罢”,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 的问题:这里能不能不用“罢”?考虑这个问题时,要学生注意这样两点:第一,用“罢”不用“罢”,句子 的语气不一样;第二,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对四婶和鲁四老爷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因此在人物描写上也是有区别 的。鲁迅在这里正是运用关联词语的这一表达特点,故意在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关联词语,从而对刻画祥林嫂在受到封建礼教新的打击后越来越变得衰老、胆怯、呆 板、麻木的神态,收到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总之,需要给中学生适当讲点语文知识,但决不能采取学院式的讲法,决不能把语文知识的讲授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皮,否则会把学生讲倒胃口,会让学生感到语文知识的讲解是一种负担而本能地加以拒绝。
  • 【发布时间】2018/9/25 21:55:35
  • 【点击频次】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