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信息技术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

 

【作者】 洪 玉

【机构】 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并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如何以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方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一、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构建有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之间要相互信任、相处融洽、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促进。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作为导学主体的双方,只有在双方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才能使得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达到双赢。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高效化,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做到教学相长,使师生双方都能可持续发展,那就要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还要彻底摒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以真诚的心态和言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要适时地激励学生,当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信任,就能不断产生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挖掘贴近学生的事例、素材 
  信息技术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相连,把信息技术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最好运用一些能够贴近学生的实例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纯技术教育”为“信息化教育”,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课不是“纯技术”课,而是为了生活中的使用而学习。从而体验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乐趣。 
  在初一下学期《声音的获取与加工》一节,本来打算从网络上下载一段声音素材,然后让学生上台操作,对声音进行删除、连接等编辑操作,但是这么做存在几个问题:一来网上适合的音频文件素材较少;再者如果文件本身没有问题的话做删除、连接操作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学生还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从书上的一则教学实例受到启发——由学生上台将教师事先找好的文字素材进行朗读,我来录音,这样,既能将本课中“录音机”的使用演示给学生看,也能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毕竟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能用计算机进行录音;更重要的是,通常学生在录音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如停顿、咳嗽、声音小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成了本节课最恰当的素材。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听说老师要请自己上来朗读、老师给录音,普遍非常兴奋、跃跃欲试,录音部分也听得十分认真,在声音编辑部分,由于是全程参与,学生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并静下心来看老师如何对声音进行删除、连接、混合等操作。事实证明,该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三、引导学生在收获与反思中感悟“生命”的精彩  
  “生命化课堂”倡导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成长,顾及到生命活动的各个层面。记得在网上看过的《女儿的课题》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美国中学教育情况,强调体验、过程与反思是生发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最佳途径。基于此,教师应倍加珍惜课堂中学生的每一份收获与体验,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层面的生命体验用深刻的语言记录下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在收获与反思中感悟生命的精彩。  
  在《图像的获取加工》一章的教学时,我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兴致勃勃的说,他曾经在商场驻足观看摄影师处理照片的过程,还偷学了一些技巧。他的话让我灵机一动,于是,我改变了原本准备好的教案,临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运用一至两种技巧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并作好过程记录,下节上课的时候要交流个人的学习体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一下子就沸腾了,欢呼雀跃。虽然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活动中学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们依然兴致勃勃,想方设法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请教老师的主动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最后学生们的设计处理超乎我的想象:有的同学站在了撒哈拉大沙漠中,有的同学把自己跑步的照片用“风”滤镜表现出动感效果,还有的同学把家庭成员的照片合在一起做成了全家福......在谈这节课的收获时,不少同学还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除了交流学到的知识以外,更多的是自己在处理照片过程中的成长,如:“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想去做好,我就能做好”;“自己动手远比看着别人做更过瘾”;“我将来真想当一名摄影师,在色彩与光影的世界中流连忘返”……看着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作品,听着一个个生命拔节的声音,我由衷的感受到了学生生命的精彩。 
  充满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也是我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艺术,这是一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然而,这一过程的实施才刚刚开始,需要在不断的探讨、实践基础上才能得以完善,我们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新课程改革,寻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金钥匙”,为美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发布时间】2018/8/29 11:21:59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