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以书写为途,点一盏心灯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独特的造型艺术,而且与绘画,音乐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亦将独显其魅力,绽放异彩。
关键词:课业负担 兴趣 社团 最大优势
随着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用,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主观的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缺陷,只重视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只要求“会写字”,而忽视了“写好字”,造成现学生书写能力相当差,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书学的审美与鉴赏能,写书法成了少数特长学生的事,严峻的现实告诉大家学生的书写基础需要花大功夫夯实,这关乎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开设书法这门课,具有深刻的意义。
郭沫若曾经说过:“培养学生写好字,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少年儿童来说,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提升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古代很多大文豪同时也是大书法家,大书法家也大多文采斐然。曹操三父子也是书法家,李白、杜甫、苏东坡也是书法家,只不过除了苏东坡外其他人的书名都被文名所掩盖,“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杜甫提出来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但是现在却不同,人们逐渐远离书写,学生对写字、书法缺乏足够的认识,汉字书写水平整体下降。因此,书法进课堂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书法教学,让学生领略汉字书写的艺术美。基于此,我定的教学宗旨是:“克服浮躁习气,养成沉稳性格,弘扬书法艺术,提高书写水平”。那么,怎样教好书法呢?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中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正确的执笔姿势,注意执笔轻重的调控,力争做到力注笔尖;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帖和临帖方法,读帖要看笔迹,通过笔迹领悟运笔过程,体会用笔方法,看结体领悟其结构组合规律;强调学生注意书写卫生,桌凳要清洁、光线要适宜、坐姿要正确等,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渐纠正过去坏的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写字就不能坚持下去。因此,采用以下办法激发、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怎样欣赏书法之美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碑名帖和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书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美学感受,有的作品苍劲古朴,有的清丽隽秀,有的丰腴滋润,有的庄重严谨,有的风流妩媚,有的温柔含蓄,有的威武雄壮,有的险险劲挺拔,等等。就整幅作品而言,用笔用墨的变化,章法布局,或有文人气息,或有山野气息,或静或躁,或巧或拙,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则剑拔弩张。各种各样的书法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感受。注意手法与其他学科的贯通精选书写内容,吸取精神养料,平时练习,选取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学习文学知识。利用几何图形,分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的间架。字形或为方形,或为矩形,或为梯形,或为菱形,或为正三角,或为到三角,或为轴对称,或为平行四边形等,如何合理安排字的重心。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将“黄金分割”引入书法,处理字的结构。汉字中具有对称结构的字很多,如:里、内、困、因、串、来、要、空、亦、意、义、林、森、普、曾、圆等虽然是轴对称,但书写时又不是完全对称,这里就蕴含着哲学思辨。又如“林”是由两个“木”组成,当它们组合成一个字的时候,写法有变化,有了穿插避让,如果两部分写法完全一样,这个字就一定很丑。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否也像林字的两个木一样,应该有所谦让呢?这就涉及到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书法与音乐也是相通的,书写过程的轻重缓急,与音乐节奏上的轻重、快慢、高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会体现出音乐美,欣赏书法犹如欣赏音乐,这种由形而声的转化,正好反映了不同门类艺术的共性。由写字而书法,不仅是量的积累,而且是质的飞跃,教学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认真写字开始,逐渐提升到书法。
二、课内渗透,课外引领,发挥书法社团的最大优势。
书法社团也发挥了最大优势,定期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比如书法艺术节,带着孩子进社区进行文明标语书写并宣传,和名家进行笔会互动活动,组织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把写好字背后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内心深处,变成实际行动。书法社团还可以建立家校学习微信平台,让家长进一步了解书法传统文化的博大底蕴,帮助自己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个人生观。社团一个四年级的家长曾说“其实我觉得学书法就像做人做事儿一样,要认真、沉稳,有始有终,就像老师说的,学书法并不能让我们每个人成为小书法家,但在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能培养我们每个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自从她的孩子学习书法以来,不但改掉了马虎、毛躁的毛病,而且还成为了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和同学们心中的榜样。为了将书法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书法社团采取“以课内带课外,以普及带提高,以学生带家庭,以学校带社会”的策略,辐射带动更多的人热爱并传承书法艺术更多的父母、长辈都纷纷参与到学校书法活动中,推动了家庭习字氛围的形成!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是磨练人意志品质的过程。尤其是社团的孩子练习书法时通常要求比较高,有道是: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法成功之道亦是如此。学习者初如牛毛,满腔热火;及时一长,松松垮垮,心烦意懒,最后是坚持并成功的是廖如晨星,不了了之。练好书法可以锻炼出坚毅,不轻易放弃的高尚品质。
以“书韵”润墨香、行瀚海、兴教育,通过继承百年传统,促校园和谐发展。书法文化的教育,陶治学生情操,让学生学有所长,实现“让每个孩子都写一手漂亮字”的目标。
关键词:课业负担 兴趣 社团 最大优势
随着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用,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主观的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缺陷,只重视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只要求“会写字”,而忽视了“写好字”,造成现学生书写能力相当差,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书学的审美与鉴赏能,写书法成了少数特长学生的事,严峻的现实告诉大家学生的书写基础需要花大功夫夯实,这关乎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开设书法这门课,具有深刻的意义。
郭沫若曾经说过:“培养学生写好字,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少年儿童来说,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提升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古代很多大文豪同时也是大书法家,大书法家也大多文采斐然。曹操三父子也是书法家,李白、杜甫、苏东坡也是书法家,只不过除了苏东坡外其他人的书名都被文名所掩盖,“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杜甫提出来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但是现在却不同,人们逐渐远离书写,学生对写字、书法缺乏足够的认识,汉字书写水平整体下降。因此,书法进课堂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书法教学,让学生领略汉字书写的艺术美。基于此,我定的教学宗旨是:“克服浮躁习气,养成沉稳性格,弘扬书法艺术,提高书写水平”。那么,怎样教好书法呢?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中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正确的执笔姿势,注意执笔轻重的调控,力争做到力注笔尖;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帖和临帖方法,读帖要看笔迹,通过笔迹领悟运笔过程,体会用笔方法,看结体领悟其结构组合规律;强调学生注意书写卫生,桌凳要清洁、光线要适宜、坐姿要正确等,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渐纠正过去坏的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写字就不能坚持下去。因此,采用以下办法激发、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怎样欣赏书法之美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碑名帖和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书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美学感受,有的作品苍劲古朴,有的清丽隽秀,有的丰腴滋润,有的庄重严谨,有的风流妩媚,有的温柔含蓄,有的威武雄壮,有的险险劲挺拔,等等。就整幅作品而言,用笔用墨的变化,章法布局,或有文人气息,或有山野气息,或静或躁,或巧或拙,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则剑拔弩张。各种各样的书法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感受。注意手法与其他学科的贯通精选书写内容,吸取精神养料,平时练习,选取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学习文学知识。利用几何图形,分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的间架。字形或为方形,或为矩形,或为梯形,或为菱形,或为正三角,或为到三角,或为轴对称,或为平行四边形等,如何合理安排字的重心。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将“黄金分割”引入书法,处理字的结构。汉字中具有对称结构的字很多,如:里、内、困、因、串、来、要、空、亦、意、义、林、森、普、曾、圆等虽然是轴对称,但书写时又不是完全对称,这里就蕴含着哲学思辨。又如“林”是由两个“木”组成,当它们组合成一个字的时候,写法有变化,有了穿插避让,如果两部分写法完全一样,这个字就一定很丑。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否也像林字的两个木一样,应该有所谦让呢?这就涉及到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书法与音乐也是相通的,书写过程的轻重缓急,与音乐节奏上的轻重、快慢、高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会体现出音乐美,欣赏书法犹如欣赏音乐,这种由形而声的转化,正好反映了不同门类艺术的共性。由写字而书法,不仅是量的积累,而且是质的飞跃,教学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认真写字开始,逐渐提升到书法。
二、课内渗透,课外引领,发挥书法社团的最大优势。
书法社团也发挥了最大优势,定期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比如书法艺术节,带着孩子进社区进行文明标语书写并宣传,和名家进行笔会互动活动,组织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把写好字背后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内心深处,变成实际行动。书法社团还可以建立家校学习微信平台,让家长进一步了解书法传统文化的博大底蕴,帮助自己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个人生观。社团一个四年级的家长曾说“其实我觉得学书法就像做人做事儿一样,要认真、沉稳,有始有终,就像老师说的,学书法并不能让我们每个人成为小书法家,但在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能培养我们每个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自从她的孩子学习书法以来,不但改掉了马虎、毛躁的毛病,而且还成为了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和同学们心中的榜样。为了将书法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书法社团采取“以课内带课外,以普及带提高,以学生带家庭,以学校带社会”的策略,辐射带动更多的人热爱并传承书法艺术更多的父母、长辈都纷纷参与到学校书法活动中,推动了家庭习字氛围的形成!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是磨练人意志品质的过程。尤其是社团的孩子练习书法时通常要求比较高,有道是: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法成功之道亦是如此。学习者初如牛毛,满腔热火;及时一长,松松垮垮,心烦意懒,最后是坚持并成功的是廖如晨星,不了了之。练好书法可以锻炼出坚毅,不轻易放弃的高尚品质。
以“书韵”润墨香、行瀚海、兴教育,通过继承百年传统,促校园和谐发展。书法文化的教育,陶治学生情操,让学生学有所长,实现“让每个孩子都写一手漂亮字”的目标。
- 【发布时间】2018/8/29 11:04:44
- 【点击频次】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