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化学教与学

 

【作者】 秦建芬

【机构】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谈起教学,多数老师可能感到头疼,觉着现在的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不刻苦,不认真,但是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学,只是讲公开课的时候,学生讨论讨论,提问的多一些,平日的教学多数还是十年以前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时代变了,学生变了,我们的教学方法还是原来的老教法,可想而知,学生是不买我们的账的,所以就化学教与学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要转变教学思想
        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先不说学生听不听,一节课45分钟,老师累不累,有些老师上2-3个班,最后一个班,你还有没有精力上,何谈上好一说。再就是学生,一个班的学生,你所讲的知识都不会吗?都不会的确实需要老师讲,但是一半会的或是大多是学生会的,老师还有没有必要讲,学生中会的完全可以当小老师,让学生教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学会,既发挥了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有时学生教学生,思维可能与学生更贴近,不会比老师讲的效果差,所以老师该放手时就放手,如果你还不放心,你可以检查或是精讲点拨,也强于面面俱到,老师累,学生也累,再者学生听累了,学习好的逼着自己听,学习差点的,自制力弱的可能就不听了,长此以往,教学成绩会大打折扣。
        教学方式转变了,上课授课的内容如何呈现?现在一般都是学案导学,听得最多的心声是:学案不用看,学生都不会,挨着讲,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学生不会,他答题的出错点在哪里,你不看学案,就把握不住学生错在哪里,你在备课的时候不是备的学生,而是备知识点,教学就显得盲目,通过批阅学案,明确学生的知识短板,思维短板,在上课的时候加以强调或针对性练习。再就是授课,我个人认为老师上课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眼睛要盯着学生,要让学生围绕着你转,老师只要动嘴,先让学生紧张起来,如讲第二题,先让出错学生分析,为何错选了C,等等,然后老师再订正,再借助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在讲解时做到心中有数,讲学生不会的,而不是老师认为学生不会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做到管教管学管会,长此以往出错学生就会知道,我要认真对待,做错了,老师会让我回答,上课精力也会更加专注。再就是设计问题情境,特别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原电池假牙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出错特别集中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做好知识的落实
        老师讲的再好,再明白,学生不落实等于零,要求老师上课要检查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再就是给学生时间去落实,部分老师认为落实是浪费时间,实则不然,现在的试题很大一部分是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有一个感悟反思的过程,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记忆知识点,修正自己错误的思维,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的能力,这几种能力,并不是老师说说,强调强调,学生就具备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案做的不好的,出错多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要及时交流,对鼓劲,多给学生找找问题,制定下一步的的改正措施。
        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试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或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例如,在铁生锈的探究实验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了在盐水、醋中的生锈情况,要求学生不仅要每天观察,还要做好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由此总结出防锈的一些常用方法。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
        有人说化学背背就行了,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有些同学记住了也可能不会做题,很多知识如一些概念和理论是需要你理解的,如必修一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先学会,才能更好的应用;有些是需要做题方法的,如做有机推断题,实验题。对于概念和理论是学习物质的理论支撑,所以你要用你聪明的大脑去思考、理解化学。为了更好的学好高中化学,为自己赢得高考的胜利,建议咱同学在化学学习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查漏补缺。
        1、认真回扣老师讲过去的学案、测试题,要渗入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反思我为何不会做或答案为何从这个角度去定,能力的提升很关键的地方就是对错题再认识。
        2、有机做题推断的做题思路:层层扒皮,第一层皮:扒官能团,第二层皮:扒碳骨架的变化,最后两者结合,做推断的过程中,要善于逆推。对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可能有些同学还不理解,在自己的学习中,要从官能团在反应前后的变化入手,学有机实际上就是学官能团的性质,死记硬背只能是当时会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没有能力的增长点。
        3、实验题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咱同学普遍反应实验题不会做,而实验依附的载体就是有机和无机基础知识,近几年普遍出高大上的题目,制备的物质很陌生,对这一类题目的把握,首先心理上不惧怕,认真读题审题,抓实验目的,抓实验装置图的作用,对于题目提供的信息,要抓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题目中的考察。再就是不断的反思感悟,借助题目把老师讲的和题目很好的融合在一块。
        4、记忆无机方程式可从物质的分类入手,首先明确他是哪一类物质,或从氧化还原反应入手,多数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方程式从官能团入手,高考题很大的一个立意,就是考察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的学习需要记忆,但绝不是死记硬背,这样记住的是死知识,也就是部分同学的困惑,我记住了很多,但是不会用,也不会做题,需要同学们结合老师讲的,自己的感悟,不断地去思考,去理解,相信长此以往,化学学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反思,实践,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培养出适应现在社会需要、发展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18/7/27 21:19:15
  • 【点击频次】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