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作文教学

 

【作者】 曾 聪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龙孔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作文教学也必须因材施教,但这个“材”可以是学生的个性心理,也可是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只有针对学生这些实际,方能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  学生实际  针对  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虽然作文意义重大,但小学生视之为苦差事,“谈写色变”,根本感觉不到作文乐趣。而且作文效果极差,只字片语,字不聚词,词不达意,句不汇段,段不明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教师不注重因材施教,远离学生实际教学,以及好高骛远的作文要求。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学生个性心理、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实际出发,抓好日常作文教学。
  一、针对学生个性心理进行作文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进行作文教学,就是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培养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作文。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二)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生活、真实情感、真实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三)培养学生写有新意的作文。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一)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话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要讲究巧妙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语言方面更具有优势,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语言,反映学生性格、兴趣、爱好。
  三、针对学生生活经验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一)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素材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
  (二)指导学生描绘生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在新教改理念沐浴下,立足学生实际,采取有效作文指导,给学生自由表达空间,学生就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参考文献:
  [1]李艳荣,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D].《新课程(小学)》,2010.11。
  [2]刘冰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年33期。
  [3]魏洁,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12。
  • 【发布时间】2018/7/1 10:51:51
  • 【点击频次】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