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标准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职业教育领域里,专业课教学寄生着很多适应性、针对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元素,因为职业中学培养的对象绝大部分要提早进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要用职业中学课堂上的所学去尽可能大的创造社会财富,进而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职业教育的具体学科应与当前行业生产形势紧密接轨这一话题,这也应成为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标准,是强化专业课教学的永恒主题。本人长期从事职业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多年来与学生、与企业、与行业的亲密接触和交流,倍感职业教育传统培养模式的压力之大,若要完美实现职教之社会功能 ,就旅游与酒店管理(现更名为高星级饭店营运与管理)专业而言,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标准应当立即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旅游 酒店管理 教学标准
前 言
“5.12”大地震过后,川北地区进入艰苦卓绝灾后重建时期,各行各业均以此为契机,大力改革生产模式,从而使地方经济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其中,职业教育就是一鲜活的例子。笔者认为,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全面主动地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其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预测为基础,主动适应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要求。职业中学专业课的教学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职业技能训练要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训练要求和技术工人上岗前应有的岗位规范要求,掌握直接从事某一种专业领域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行业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是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需求者,固而它定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主体,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自人才进入市场化以后,多年来,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行业企业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同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广泛开展,也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其中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成了各职业学校最好打发的专业,只要与当地酒店一联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校企业合作了。但就以前的旅游行业人才促使学校教学来讲,一直不够深入,学校一般没有自己的标准,也没有去研究行业的标准,只是一味地为适应企业或让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些场地作为实习基地就行了。这种现象很大程度制约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并在行业的某些技能大赛中完全体现出来了。
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以来,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自企业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发挥了指导和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进入新时段以来,职业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和企业积极深入合作、工学结合,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不少企业与学校建立了形式多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各个校企合作基地大多数仅停留在理论的高度,还没找到一条真实而普通的道路让学生在学校能见到企业、在企业能想到学校。这是一个社会参与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认识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与行业接轨的问题上职业学校不能以点代面,特别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标准更不能因少数企业进入了学校就大势向社会宣传,毕竟学校的教学标准很多时候没有遵照行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
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期待
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由其是在农村,文化基础与经济实情形成的观点使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可能去深入的分析。多年来,笔者从学生和家长的眼睛里捕捉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东西,那是一种期待,一种真正能实现个人和家庭梦想的期待。然而,面对我们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真应自问一句:什么样的教学新标准、新模式才是大家最期待的,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见。
1、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开发的环节要高度重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标准必须贴近市场、贴近实际。通过与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学习—顶岗实习—再学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前校后厂”等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把学校的实践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逐步构建与完善教学标准。
2、众所周知,现代职业教育极力期待一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有效模式,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务必结合社会、联系地方,把教学标准扩大到行业的需求,把企业的用工模式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尺度客观吸收,或许就是今后很长时期内职业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最可行的教学标准。有了这种清晰的教学标准,专业建设与发展也就不是问题了,如按行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与“做”的关系,建立工学交替、工学并举、分阶段完成学业、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模式;按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建立“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就业、酒店企业冠名班等模式;按教育教学或服务任务,建立项目及联合开发教学项目、学校承接科技开发与技术项目、合作开展竞赛等模式;按合作的范围,建立一校一企、一校多企、一个专业一个企业等模式;按合作程度,建立企业配合、校企联合、校企实体合作、校企一体化等模式。招收学生时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即由酒店企业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招生人数,与学校签订培养合同。
3、推行和改革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要立足实际,结合地区的经济、人文特性,走一条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道路,将繁琐高深的理论简化,把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送进农家,让百姓能明白,学生能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旅游与酒店企业能主动走进职业教育的圈子,参与地方社会的大教育,我们期待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新的、科学的教学标准和模式早日诞生。
关键词:旅游 酒店管理 教学标准
前 言
“5.12”大地震过后,川北地区进入艰苦卓绝灾后重建时期,各行各业均以此为契机,大力改革生产模式,从而使地方经济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其中,职业教育就是一鲜活的例子。笔者认为,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全面主动地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其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预测为基础,主动适应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要求。职业中学专业课的教学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职业技能训练要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训练要求和技术工人上岗前应有的岗位规范要求,掌握直接从事某一种专业领域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行业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是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需求者,固而它定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主体,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自人才进入市场化以后,多年来,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行业企业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同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广泛开展,也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其中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成了各职业学校最好打发的专业,只要与当地酒店一联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校企业合作了。但就以前的旅游行业人才促使学校教学来讲,一直不够深入,学校一般没有自己的标准,也没有去研究行业的标准,只是一味地为适应企业或让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些场地作为实习基地就行了。这种现象很大程度制约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并在行业的某些技能大赛中完全体现出来了。
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以来,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自企业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发挥了指导和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进入新时段以来,职业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和企业积极深入合作、工学结合,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不少企业与学校建立了形式多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各个校企合作基地大多数仅停留在理论的高度,还没找到一条真实而普通的道路让学生在学校能见到企业、在企业能想到学校。这是一个社会参与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认识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与行业接轨的问题上职业学校不能以点代面,特别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标准更不能因少数企业进入了学校就大势向社会宣传,毕竟学校的教学标准很多时候没有遵照行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
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期待
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由其是在农村,文化基础与经济实情形成的观点使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可能去深入的分析。多年来,笔者从学生和家长的眼睛里捕捉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东西,那是一种期待,一种真正能实现个人和家庭梦想的期待。然而,面对我们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真应自问一句:什么样的教学新标准、新模式才是大家最期待的,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见。
1、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开发的环节要高度重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标准必须贴近市场、贴近实际。通过与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学习—顶岗实习—再学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前校后厂”等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把学校的实践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逐步构建与完善教学标准。
2、众所周知,现代职业教育极力期待一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有效模式,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务必结合社会、联系地方,把教学标准扩大到行业的需求,把企业的用工模式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尺度客观吸收,或许就是今后很长时期内职业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最可行的教学标准。有了这种清晰的教学标准,专业建设与发展也就不是问题了,如按行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与“做”的关系,建立工学交替、工学并举、分阶段完成学业、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模式;按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建立“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就业、酒店企业冠名班等模式;按教育教学或服务任务,建立项目及联合开发教学项目、学校承接科技开发与技术项目、合作开展竞赛等模式;按合作的范围,建立一校一企、一校多企、一个专业一个企业等模式;按合作程度,建立企业配合、校企联合、校企实体合作、校企一体化等模式。招收学生时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即由酒店企业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招生人数,与学校签订培养合同。
3、推行和改革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要立足实际,结合地区的经济、人文特性,走一条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道路,将繁琐高深的理论简化,把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送进农家,让百姓能明白,学生能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旅游与酒店企业能主动走进职业教育的圈子,参与地方社会的大教育,我们期待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新的、科学的教学标准和模式早日诞生。
- 【发布时间】2018/7/1 10:46:14
- 【点击频次】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