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

 

【作者】 杨勋国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猴场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环节,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识字量小阅读障碍就越大,对词句的理解十分困难,识字是靠积累,我们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我们仅存靠课堂教学来积累识字量就非常有限,不能圆满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我们要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自主识字,扩大识字效果,如何拓展学生识字量呢?通过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充分运用少儿的心理认知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如何优化学生识字效果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和逐步完善。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形象思维能力强,心里好动,感觉灵敏,反应迅速,单凭传统教学,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教师空洞地说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同时很难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我们的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在当今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儿童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扩大识字量,在教学实践中,我将要认识生字,展示在媒体上,引导学生眼观其形,心思其意,耳听其音,整体展示其字,然后把字撤成几个组成部分,然后通过动画又组合字,或者交换方位另组成字,或者添加减少笔画又组成新的字,如“木”头上加一撇就成了“禾”,左边加个单人旁就成了“休”,中部加一横就成“本”,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心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变化中认识字,有一种立体感和动感、方位感,全方位地开发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扩大识字效果。
  二、利用儿歌、对联、字谜记忆生字
  诗歌或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可以大量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记忆效率,同时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例如我教“出”“柴”“夕”“多”“烟”“火”“因”几个生字时,我引导学生把它变成对联形式“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学生不仅记住字形,而且也记住了音和义。又如“一个王医生,穿着白衣服,坐在石头上”打一字,学生都想得到是“碧”,再如“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的“弼”,虎插三把刀的“彪”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兴趣盎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内外互动,在语言环境中认字
        课堂是学生识字实践的主场地,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随文识字,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识字,落实识字要求,完成识字任务。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生字,激发他们解决生字的欲望。
  2、通读感知,小组合作。小组学习生字,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读懂质疑,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读懂课文中巩固生字,老师为学生搭建表现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民主宽松的气氛中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问、敢想、敢争论,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识字能力。
        这样,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需要课本,这是因为语文教学的凭借。然而识字仅靠基本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是课本容纳的东西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在课本上出现几次,但绝大部分生字不能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永久性的记忆。至于生字的多异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外,把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作为一项重要活动来抓。
        四、让识字教学延伸日常生活中
        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会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之间,在各种报刊、图书、电影,电视和网络世界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如果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识字,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益匪浅。
        1、把各种广告牌、标牌作为识字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收集资料,以“我认识的标牌”为题,剪切或抄写下来,制成小报,互相交流,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把路边的广告、商店的门牌,有的还收集了香烟盒,以及喜欢的各种汽车品牌,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父母。然后把这些小报,以“我认识的标牌”为题,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互相交流。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识字效果,而且还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性。在互相交流中,同学们互相炫耀自己的“产品”,不同的产品吸引大家品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互当小老师,在不自觉中又学到了生字,这种形式深受学生喜爱,使学生有了浓厚的识字兴趣。
         2、把商标和包装盒当做识字教材。
         小学生喜欢吃零食,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让学生收集食品上的商标,然后制作小报,题目是“看。我收集的”。当同学们把自己的小报贴出来时,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各种糖的标签、饼干的标签,以及各类食品的小标签,简直像食品博览会,同学们兴奋地介绍自己喜欢吃的小食品,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了当好讲解员,同学们主动向家长请教,不仅食品的标签、包装盒,同学们自觉收集、识记。积极主动地扩大识字效果,收集、识记、解说过程,使学生语言实践中延伸发展,品尝了识字的乐趣。在实践中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发展了语言,巩固了识字效果。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语文的其他教学,万丈高楼从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字是语言的基本细胞,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只有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学生才会正确地理解词句,识字教学不跟上,阅读和写作、修辞、逻辑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只要充分利用少儿学生的心理优势,就会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智力资源,激发识字兴趣,养成良好的语言素养,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8/5/14 10:11:49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