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朝祥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猴场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农村学校由于所处环境、条件的制约,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的学习能力,将是农村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农村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偏僻,知识的氛围不浓,经济环境较差,农村学生的家长农务都较忙,而且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学生的学习重视、管理不够,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只要教师勤恳工作,为教育而献身,就一定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生;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被灌输者。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友好的学习探讨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释疑,并组织、协调好课堂的纪律、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使学生能够合作、独立学习,施行素质教育。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与新教育理论、技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克服农村特有困难,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供同行参考:
  一、教师要勤于钻研教学,重视教育教学方法、技巧,真诚对待学生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要勤于钻研新课程标准、努力学习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对教育工作做到不断总结、不断分析,在探索中寻找最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方法。如:在教学中,采用谈话、启发式教学,学生会觉得很单调、甚至有枯燥无味的感觉。教师就可以使用一些放大的挂图,音像设备或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官效果,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改变。教师要对班级的情况、对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能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备课、上课,组织课堂、发挥农村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的读、写、说等教学活动,并适时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讨论,为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如:课堂上,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不够理解,不能解答五分之三的分子加上六,分母应加上几?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不够造成的,这道题要先算出变化后的分子即三加六得九,发现原分母三扩大三倍才能变成九,分母也应该同时扩大三倍即五乘三得一十五,原分母五加十得十五,也就是原分母须加上十,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通过学生的讨论,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师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教师的言行举止、好恶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教师对学生要做到细心、耐心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既组织好课堂教学工作,又注意保持课堂的必要纪律,为学生蕴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要做到自觉专心听讲、主动学习,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有针对性的加强该题型的练习。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相对城市学校来说较差,另外,农村学生大多数比较腼腆,胆小,害怕提问题或者回答问题,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他们做朋友,及时了解学生存在困难,并给他们一些帮助。和学生说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尽量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要让学生感到压力,鼓励他们大胆去做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对于学生细微亮点,教师要及时表扬或鼓励,使学生得到肯定、认可。数学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教师多使用直观教具,并自制教具,课堂上让学生读、写、说、做,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产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轻松、自如地学习。
  数学教学中,某个题的解法不一定只有一种,可能有多种方法解答,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想像的空间,对学生其他解答要给予较大的关注,使得学生能有信心讲解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对于学生好的解法,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激励,如“某某同学,你是个肯动脑的同学,你的解法,很有特点,也解得很好,同学们来一点掌声鼓励一下”。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板演,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到黑板上板演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感受,使学生更加对数学知识感兴趣,更能自主地进行学习。
  三、教师对农村学生课后作业需要加强指导与管理
  农村的家长,每天的农务都较为繁忙,很晚才能回家,学生放学回家后,一般都做家务活及简单的农活,如扫地、做饭、打猪草、带弟妹等。特别是孩子天生都好玩,没有家长在家的一群孩子在一起,就更贪玩了,玩高兴了,作业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第二天,怕老师批评,就胡乱赶作业,甚至拿别人的作业抄袭。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时期如此抄作业,学业也就荒废了,可能连最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独立完成了,上课根本不能专心听课,渐渐地产生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在作业上感到困难,无法完成,于是就放弃了,对学习应付了事。对此,教师要不辞辛苦,进行教学后的作业指导、监督。如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给学生辅导,回家后,学生可以电话问不会做的作业题。
  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和提出学习上的问题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存在不能大胆提问题,作业遇到问题,要教师主动问到才会说:“不会做”。教师要对勇于提问的同学给予表扬,还要配合用一些物质鼓励来改变学生的现状。教师无论在课堂上或课后、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谒可亲,让学生有亲人的感觉,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生活情绪,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知识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自学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主动下放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凭独立看书,提出质疑,并主动表述自己的收获,教师恰当地给予学生评价。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对差生的辅导,协调好课堂秩序。对于一些操作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摆,自制学具,在动手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课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有难问题可和教师、同学交流,使学生在家中养成预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说的良好习惯,形成知识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教师要加强与家长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了觯学生的家庭状况,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家长沟通思想、统一认识。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如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较好的,家长有一定文化的,教师就说你们家比较富裕,是你的爸爸妈妈用科学种植、养殖致富的,致富离不开文化知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父母勤劳的,教师就对学生说,勤劳能致富,学习也需要勤劳;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教师就对学生浣这是你家缺乏文化知识的原因造成的。以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今后认真学习。教师还须指导家长用科学自方法管理学生,避免粗暴、短暂的管理方法。
  七、教师要利用社会力量来帮助小学生完成学业
  部分学生经济条件较差,不能正常完成学业,这就需要做好学生工作,让其安心学习,并将学生情况反映给学校、村办事处和教育局领导,争取社会热心人的资助,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学生真正放下包袱,认真学习,把好心人的资助,当成一种动力,鞭策学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学习风帆,它能载起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 【发布时间】2018/5/14 10:09:59
  • 【点击频次】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