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搞好启蒙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初中生物是生物学教学的启蒙时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着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使初中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轨道。
关键词:生物课堂;启蒙教育;学习兴趣
21世纪是个复杂多变、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中国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无疑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将是明天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他们的科学素养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然而,生物学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中生物启蒙教学这一特殊的时期里,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生物,激发他们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抓好生物启蒙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呢?
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基础
受"师道尊严"影响,现在大多数老师还是注重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没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上课时脸上总是冷冰冰的,生怕和蔼的脸色让学生过于亲近。上课时气氛沉闷,学生不敢讲话提问题,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其实对老师的好感、和老师的关系都会影响一个孩子对这门课的兴趣。初中的孩子的天性还是好玩、爱动的,轻松愉快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如果教师和蔼可亲,把学生当朋友,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比如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不是马上讲授新课而是跟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这种互动方式,一方面我可以更好了解每个学生,更容易与他们拉近距离。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了解我,消除了学生与教师间的陌生感,缩短心灵的距离,使学生能尽快地走近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生物启蒙教育的课堂首先应该是师生关系和谐美好的课堂,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2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我们应充分、深入地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初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他们不喜欢一层不变的教学方法,喜欢多变的教学模式,而且参与感和表现欲较强。目前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是讲授法,讲授法虽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则是学生比较被动,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初中生物启蒙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惊喜中,享受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2.1 实验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法是生物教学中缺一不可的教学方法。
2.2 趣闻轶事引入法。
介绍免疫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康熙皇帝因小时候得过天花才坐上皇位的小故事,同学们对这堂课的内容马上就有了深入理解的动力。
2.3 角色扮演法。
学习消化系统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扮演了消化系统里各个器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扮演的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并通过找邻居的形式让各个器官找到自己在消化系统的位置,学生在简单愉快的游戏中就轻松理解和掌握了消化系统。
2.4 引用诗歌法。
学习昆虫特征时,我用一个顺口溜来描述的昆虫主要特征,"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辅助
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自从问世以来就颇受教师们的关注。自从在教学中得到应用之后,逐渐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优势。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型,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对直观的的东西更加印象深刻。生物学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但学生不可能每天都和生物亲密接触,在生物启蒙课堂教学中,更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
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升华。
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在初中生物启蒙教学中,如果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生物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会很大程度的在心理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现实生活生产,引导并鼓励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这样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决了实际问题,产生了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生物启蒙教学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学会用生物有关的理论知识去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巨大价值,获得愉悦满足的学习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学生刚接触生物的初始阶段,如果教师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那么初中学生的生物启蒙教学将会是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过程。
关键词:生物课堂;启蒙教育;学习兴趣
21世纪是个复杂多变、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中国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无疑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将是明天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他们的科学素养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然而,生物学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中生物启蒙教学这一特殊的时期里,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生物,激发他们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抓好生物启蒙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呢?
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基础
受"师道尊严"影响,现在大多数老师还是注重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没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上课时脸上总是冷冰冰的,生怕和蔼的脸色让学生过于亲近。上课时气氛沉闷,学生不敢讲话提问题,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其实对老师的好感、和老师的关系都会影响一个孩子对这门课的兴趣。初中的孩子的天性还是好玩、爱动的,轻松愉快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如果教师和蔼可亲,把学生当朋友,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比如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不是马上讲授新课而是跟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这种互动方式,一方面我可以更好了解每个学生,更容易与他们拉近距离。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了解我,消除了学生与教师间的陌生感,缩短心灵的距离,使学生能尽快地走近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生物启蒙教育的课堂首先应该是师生关系和谐美好的课堂,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2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我们应充分、深入地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初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他们不喜欢一层不变的教学方法,喜欢多变的教学模式,而且参与感和表现欲较强。目前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是讲授法,讲授法虽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则是学生比较被动,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初中生物启蒙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惊喜中,享受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2.1 实验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法是生物教学中缺一不可的教学方法。
2.2 趣闻轶事引入法。
介绍免疫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康熙皇帝因小时候得过天花才坐上皇位的小故事,同学们对这堂课的内容马上就有了深入理解的动力。
2.3 角色扮演法。
学习消化系统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扮演了消化系统里各个器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扮演的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并通过找邻居的形式让各个器官找到自己在消化系统的位置,学生在简单愉快的游戏中就轻松理解和掌握了消化系统。
2.4 引用诗歌法。
学习昆虫特征时,我用一个顺口溜来描述的昆虫主要特征,"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辅助
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自从问世以来就颇受教师们的关注。自从在教学中得到应用之后,逐渐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优势。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型,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对直观的的东西更加印象深刻。生物学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但学生不可能每天都和生物亲密接触,在生物启蒙课堂教学中,更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
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抓好初中生物"启蒙"教学的升华。
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在初中生物启蒙教学中,如果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生物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会很大程度的在心理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现实生活生产,引导并鼓励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这样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决了实际问题,产生了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生物启蒙教学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学会用生物有关的理论知识去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巨大价值,获得愉悦满足的学习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学生刚接触生物的初始阶段,如果教师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那么初中学生的生物启蒙教学将会是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过程。
- 【发布时间】2018/4/29 11:30:38
- 【点击频次】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