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教师不做"保姆"要做"指路人"

 

【作者】 程建林 杨 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六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现有教育形式下,仍有教师包办代办现象。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关乎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教师由"保姆"向"指路人"的转变需要从课前、课中、课后等各方面入手,改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育教学观念    高效课堂  模式课型
        每次参加教师网络研修,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所得。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好的作业在网上提交,再上网评论。培训的时间过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经验。培训期间,我们利用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用心参加网上发帖讨论活动、完成本学科的作业、用心上传计划总结,尽管感觉比较繁忙,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研修的各项规定要求。
        在教师学科培训时间内,我用心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用心地借鉴了他人的看法,彼此之间交流频繁,讨论热烈。自始至终,我的研修热情不减,及时认真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作业,每次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通过研修,我深深感悟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存在这么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老师们都能够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尽力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但,在观评课的过程中,也引发了这么一个思考:究竟教师是"保姆"还是"指路人"(这个地方我用了"指路人"而非"领路人")?引发这个疑问的缘由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老师已经把答案说出。这样的提问形同虚设,不但不能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再有,在某些难度稍大的思考题处理上,本来教师稍加引导或把问题分解一下,学生就可迎刃而解,但教师却横刀夺爱,硬生生地把答案说了出来。如此这样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能得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得以提升!在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今天,谈及这样的问题,似乎太陈旧了,但陈旧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落后的教学理念仍然未除。所以,我们有必要再次声讨:究竟教师是"保姆"还是"指路人"?
        我认为教师不是"保姆"而是"指路人"!保姆的工作对象是各方面能力都不具备的婴幼儿,而指路人的对象是各方面能力具备而只是迷失方向的路人。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我们的高中生,他们具备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应该是个路人而不应该是个婴幼儿,所以我们要放开手,大胆地让学生来思考、让学生来回答、甚至让他们来组织。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指路人"呢?我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相信学生,摒弃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教学行为。
        有的教师老是认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不会的东西太多了,他们的能力不够强,哪句话不说到或说不透都不放心。所以,呕心沥血,大讲特讲,完全包办!这是对学生的严重不信任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了解学生。实际上,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要我们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时引导,层层递进,我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学习、自我转变,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构建以生为主,以生为本的教学框架。
        二、优化课堂结构,打造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展示自我的高效课堂。
        课前:教师要提供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结构化阅读方法,即采用"查、划、记、练、思"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引发思考。让学生相互之间建立学习伙伴关系,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解决,或进行问题升华生成高质量问题,教师要收集整理,以备课堂中重点解决。
        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在处理这个环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监督、评价作用。设计好问题,循序渐进,要做到"生进师退",就是把黑板、讲台、学习任务和学习责任交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当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 "师退"是教师身体退后了,把学习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了,但心不能退,教师的所有注意力、关注点仍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滞后了,对学生的启发、鼓励、反馈不能退后,甚至比以前还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觉。教师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辅导不能退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必须一直紧紧地跟上去。教师必须俯下身来参与到学生小组学习里面去,把握学情,解疑答惑,及时矫正,跟进指导。
        课后:跟踪训练,狠抓落实,及时反馈。课后环节是学生知识、能力得以巩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选题要注意针对性,针对课堂中的关键问题,疑点、难点、易混点,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各个层面逐一突破。可以采取抽查批阅等形式督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对话式批阅,找到具体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解决。
        三、及时教学反思,推新除旧、构建学为主体的模式课型
        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找出不足之处,深究解决的措施和方法;通过评课和比课,找出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吸取和改进。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和心得体会,形成系统性的理论财富。教学反思就像学生的错题整理一样对于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我认为,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虚心好学、勤于思考、善于改进,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日新月异,逐步达到优质课堂,而我们再也不是"保姆"而是"指路人"!
  • 【发布时间】2018/4/28 11:11:57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