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运用新理念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作者】 颜 玲

【机构】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中生物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以新理念为引领,从细节做起,从兴趣激发着手,在发挥主体作用前提下,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创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性  新理念  运用
  传统“应试”下的生物教学,教师讲得很辛苦,但没有换来与之等效的高效质量,反而让学生学得很痛苦,得不到应有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之机,生物教学迎来了高效课堂建设的大好春天,许多新理念如春雨润苗般地惠及到一线教学,为教师走出“高耗低效”教学窘境指明了方向,也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带来了方法和策略。虽然,现在生物教学还受着“高考”桎梏,但我们教师有了更多勇气和信心,因为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我们敢于创建生物高效课堂的第一生产力。
  一、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为高效课堂创建奠定情感基础
  古人云:“信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指标”。为此,教师应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亲近教师,走进教材,爱好生物这门学科。我们知道,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叛逆性心理很强,具有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如果我们管理过于严格,课堂气氛过于消沉,师生关系过于疏远,他们不但不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反而与教师“各吹各的调”,“井水不犯河水”。同时,高中学生 “哥门意气”强,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自己者容”的情感倾向。仅这两个重要因素,我们就应想方设法激趣或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情感距离,在奠定情感基础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与教师一道成为高效课堂创建的积极分子。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为高效课堂创建提供策略支撑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高效课堂建设需要有效方法来支撑。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新理念虽催生了新的方法,但并没有对传统方法进行否定,反而以更加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要求“克弊扬长”,进行优化或并措重组。传统中的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还是能起到良好教学效果,并不是无用武之地。当然新课标更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同的学习方法就需要教师作出相应改变,更新或优化教学方法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学习服务。这需要教师以转变观念为前提,才能为高效课堂创建提供策略支撑。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高效课堂创建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踏步进入课堂,“班班通”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平台,为创建高效课堂供了资源,添了手段。电子白板、智能电视入驻教室,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拓展学生学习渠道,声音、图像、动画、色彩等多方式的刺激学生感官,更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内化能力,体验学习过程。特别是通过宏观缩小、微观放大,静态变动、快速变慢视频技术,将生物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目睹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能加快学生形象理解,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例如DNA分子结构、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术,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挂图或投影仪等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受的。而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和动画技术,可使这些生理过程直观明了,形象生动。学生通过观看,自能理解,就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不过,这儿需要指出的是,在媒体化教学已成为常态化的今天,我们不能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一定就能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慎重用之,把好钢安在刀刃上,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到底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是我们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掂量的,也是我们每位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师应深层思考的问题。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高效课堂创建设置悬念情境
  学以思为贵,无疑则患。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没有质疑就不会引发思维,没有引发思维的学习就是低效学习。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从课伊始就调动学生思维积极参与。为达到此目的,设置悬念就是一良好方式,它不但能诱发学生求知欲望,还能聚焦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结果的迫切心理。
  五、运用鼓励赏识评价,为高效课堂创建增添参与活力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高中学生面子观念强,感情色彩浓,如果教师对其表现进行否定或批评,其学习兴趣就会受到扼制甚至丧失。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慎用评价,最好运用鼓励赏识评价,因为鼓励赏识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活力,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潜能,点燃智慧火花。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学习的状况等因素,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动力。对于后进生,他们的回答可能不尽人意,我们不能“一票否决”,要关注学生创新元素和独特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评价,同时善意的、委婉的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接纳自己、拥有自信,从而使评价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成为高效课堂创建增添参与活力的良好助推剂。
  总之,要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措施,我们都必须以新理念为引领,从细节做起,从兴趣激发着手,在发挥主体作用前提下,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创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果、有效率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曾丽霞,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马晏平,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J].素质教育论坛,2011.12。
  【3】李博,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 【发布时间】2018/3/29 10:44:33
  • 【点击频次】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