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3—6自主互动”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浅析

 

【作者】 袁 永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化学复习课"3--6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包括"创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三步六环节的教学思路,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旨在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自主互动;3-6环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感受、体验、感悟,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3--6自主互动"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高效化学复习的预期目的。
        "3--6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基本操作流程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摸索出"3--6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图为: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在复习中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为:
        (一)创境设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课的目的就是把学生脑子中已有的知识梳理出来,在旧知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使之更加完整、规范、系统。
        为了解决传统的复习是教师领着学生对旧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重复,没有新意,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容易疲劳且厌倦等问题,在复习中,我不断地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巧妙的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地求知欲,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尝试:①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情境,②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创设情境,③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④从认知矛盾创设情境,⑤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 。
        该环节时间控制在5分钟。通过新的情景、新的思维角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要对旧知识给出新意,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不是"烫剩饭",而是一堂学习知识的整合和提升课。
        (二)自主归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复习的目的在于深化、完善、整合、提升,而这些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学习"来实现,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才能完成。
        通过创境所设的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完成了学生对整个单元或专题所学知识点的复习,但是这时在学生的头脑中所学的知识点还是零乱的,尚带有半成品的特点:量多质粗,是堆积式的,还只是建筑"知识大厦"的原材料。只有把这些零乱的知识系统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财富。这就需要学生去自主分析,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提升使之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很多学生采取列表对照比较和归纳知识网络图的方法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更有创意的同学设计的"手型"结构图、 "太阳型"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更形象,更有趣,便于同学们的记忆。

                                          

 


        这一阶段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期间,老师通过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了解学情,对学生分析、归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解决。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欣赏和激励,激发他们的的自信心。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释放疑惑,而且大胆质疑,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气氛热烈,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应该注意了以下四点:
        1、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因为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将知识进行归类、对比、分析、总结。总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情感的勃发需要时间做保证。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要防止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乘机开小差、说闲话。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给学生提供和谐宽松氛围,提供交流讨论、展示的机会,让师生、生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得课堂生动活泼,通过争辩、交流意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活动上要有宽度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就要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无论是尖子生还是少数能力偏低的学生。更不能不能让一个学生的思考代替别的同学,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想方设法让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4、内容上要有深度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设计一些稍有思维深度、梯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落到实处,使学生只要经过一番努力就能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高,兴趣最大。对学生分析归纳的结果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反馈,是可以小组间交流、代表板演、口头叙述、制作成黑板报等,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得出最佳结果。
        该环节是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的阶段,也是整堂课的关键环节。时间大约控制在20分钟。通过小组之间的分析、交流、展示、整理、归纳生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把化学中一些零散、无序的知识系统起来,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拓展运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时,才能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拓展创新是单元知识提升阶段。学生要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能够解决类似的或部分类似的新的情景问题。
        学生在第二阶段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与日常、生活、社会等有关的问题。
        该环节属于学生学习化学的升华和内需阶段,时间控制在20分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思路。通过展示、评价把这些方法、规律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进行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要注意题目重在基础、要有层次梯度。
        "教是艺术、学才是享受"。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值得推广。

  • 【发布时间】2018/3/29 10:37:31
  • 【点击频次】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