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准确歌唱能力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 歌唱,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唱歌课也不仅是为了学唱一首首歌曲,更重要的是歌唱本身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准确歌唱、多声部配合、艺术表现、识读乐谱和音乐分析等多方面的音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控制力、情感、美感,体现了音乐学科对人的发展的独特贡献。本文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和发音特点,对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他们准确的歌唱能力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 歌唱能力 ; 培养
准确地歌唱,在音乐能力培养中非常重要。不可想象一个唱歌总是“跑调”的人能对歌曲有完美的表现,或是能在合唱中与别人有好的配合。准确歌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音乐能力,但学生实际掌握起来却有很大难度。 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的歌唱能力呢
一、调动起学生精神和情绪
歌唱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本能和天性,是人们很好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宣泄的方式,歌唱是身体和心灵共同的活动。发出歌声的不是喉咙嗓子,而是歌唱者本人,是他们的整个身心。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学习压力大,理想和现实不时冲突,再加上对异性的好感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使他们在这个阶段常常会茫然失措而多愁善感,歌唱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宣泄压力的很好的表达方式,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能激发他们歌唱的兴趣和动力,具有兴趣和动力的学生会有主动、积极的态度并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学生会为自己的歌唱表现找到更好的办法。在需要的时候,也有毅力承担刻苦的、必要的训练。学唱歌曲的“难点、重点”练习不是不需要,而应该是使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理解地学习,目的是使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稳定地提高到更高水平。
二、起好示范作用
教师的歌唱示范非常重要,它向学生表明了“有表情的歌唱”意味着什么,并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审美体验。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面对学生示范应该如何唱好这首歌曲,展示普通的他们可以触摸得到的歌唱技能。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观摩老师的良好范唱,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积极振奋的精神情绪,理解如何练习声音的气息控制、发音吐字,获得良好的发声。因此,适合学生表现能力的教师示范对学生至关重要。
三、以五声音调的歌曲作为培养准确歌唱的起点
选择五声音调歌曲作为歌唱的起点,是因为学生初学时或准确歌唱的基础尚不完善时,不容易唱准半音,只有先打好了基本稳定、准确歌唱五声音调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准确歌唱七声音调的能力。
以五声音调歌曲作为歌唱的起点,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还有更深层的继承文化传统的意义。因为五声音阶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让学生熟悉、积累自己的音乐母语,对学习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发展民族音乐思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学生基本唱会歌曲的基础上,老师依据歌曲的旋律骨干音调,去掉复杂节奏型的“干扰”,设计各种节奏单纯的旋律短句,引导学生慢唱,配合手势的视觉辅助,使学生从空间位置上感知和熟悉音级关系,唱准音调。
配合手势练习准确歌唱,是基础阶段的重要辅助方法,它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调高低有了一定具象的表现,有助于学生体验和感觉音高的变化和音程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积累一些学生喜爱的歌曲经常练习,使复习与新授歌曲穿插进行,做创造性的复习和进一步的细致加工。这时,当初的困难和不熟悉已经被克服,具备了培养有音乐感的嗓音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就可以更专心地注意音乐,使他们的歌唱更富有感情和细致的表现,成为学生增进感知、增强能力的机会。
四、在二声部短句的练习中锻炼听觉、准确歌唱
这里的“二声部短句”是指没有节奏“干扰”,全部采用长时值音符、片段的二声部音程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少量音级的两个声部配合中感受和体验声音的和谐、准确。
五、培养有表现力的歌唱
歌唱的表情是通过声音的细致的“语气”和微妙的变化,表达一系列在音乐上富有含义的乐句,达到感人的目的。有音乐感的歌唱不是用嗓子耍花招的技巧,而是用声音表现音乐的能力,这就需要把理解力融入声音的表达中去。
培养有理解力的歌唱需要重视歌词在歌曲中的作用,歌曲是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完美结合后形成的具有感染力的整体,歌词规定了音乐的情境和基调,提供了音乐的节奏和结构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歌词的题材与意境、旋律的魅力、歌曲的高潮、力度的变化、特定的节奏、独特有趣的地方以及困难之处等,启发和帮助学生通过理解,找到他们可以表现的方面,而不仅仅是准确地唱出音符。
培养歌唱表现力是一个贯彻始终的要求。我们在有些歌唱教学中看到,老师要求学生练习了音准、拍子、节奏、音色等要素之后,才把音乐表现作为最后的要素提出来。这是一种把音乐要素与音乐表现割裂开的做法,虽然教学中会分别对某种要素给以强调,提起注意,但不能把“表现”放在一系列技能之后,而无视音乐表现的重要贯穿作用。
学生在音乐上的每一种行动都应当包含着表情的要求,没有表情的音乐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给学生有意义的综合性的体验和经验,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把一个新的作品当作一堆要掌握的音,而是把它建立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了解它、表现它,把它的意义和美感表达出来。
歌唱不但是体现学生表现力的最好形式,也是提高他们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最好形式。学生学习的每一首歌曲都应当是一个目标,同时又是一块继续进步的基石。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 歌唱能力 ; 培养
准确地歌唱,在音乐能力培养中非常重要。不可想象一个唱歌总是“跑调”的人能对歌曲有完美的表现,或是能在合唱中与别人有好的配合。准确歌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音乐能力,但学生实际掌握起来却有很大难度。 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的歌唱能力呢
一、调动起学生精神和情绪
歌唱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本能和天性,是人们很好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宣泄的方式,歌唱是身体和心灵共同的活动。发出歌声的不是喉咙嗓子,而是歌唱者本人,是他们的整个身心。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学习压力大,理想和现实不时冲突,再加上对异性的好感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使他们在这个阶段常常会茫然失措而多愁善感,歌唱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宣泄压力的很好的表达方式,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能激发他们歌唱的兴趣和动力,具有兴趣和动力的学生会有主动、积极的态度并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学生会为自己的歌唱表现找到更好的办法。在需要的时候,也有毅力承担刻苦的、必要的训练。学唱歌曲的“难点、重点”练习不是不需要,而应该是使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理解地学习,目的是使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稳定地提高到更高水平。
二、起好示范作用
教师的歌唱示范非常重要,它向学生表明了“有表情的歌唱”意味着什么,并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审美体验。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面对学生示范应该如何唱好这首歌曲,展示普通的他们可以触摸得到的歌唱技能。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观摩老师的良好范唱,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积极振奋的精神情绪,理解如何练习声音的气息控制、发音吐字,获得良好的发声。因此,适合学生表现能力的教师示范对学生至关重要。
三、以五声音调的歌曲作为培养准确歌唱的起点
选择五声音调歌曲作为歌唱的起点,是因为学生初学时或准确歌唱的基础尚不完善时,不容易唱准半音,只有先打好了基本稳定、准确歌唱五声音调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准确歌唱七声音调的能力。
以五声音调歌曲作为歌唱的起点,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还有更深层的继承文化传统的意义。因为五声音阶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让学生熟悉、积累自己的音乐母语,对学习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发展民族音乐思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学生基本唱会歌曲的基础上,老师依据歌曲的旋律骨干音调,去掉复杂节奏型的“干扰”,设计各种节奏单纯的旋律短句,引导学生慢唱,配合手势的视觉辅助,使学生从空间位置上感知和熟悉音级关系,唱准音调。
配合手势练习准确歌唱,是基础阶段的重要辅助方法,它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调高低有了一定具象的表现,有助于学生体验和感觉音高的变化和音程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积累一些学生喜爱的歌曲经常练习,使复习与新授歌曲穿插进行,做创造性的复习和进一步的细致加工。这时,当初的困难和不熟悉已经被克服,具备了培养有音乐感的嗓音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就可以更专心地注意音乐,使他们的歌唱更富有感情和细致的表现,成为学生增进感知、增强能力的机会。
四、在二声部短句的练习中锻炼听觉、准确歌唱
这里的“二声部短句”是指没有节奏“干扰”,全部采用长时值音符、片段的二声部音程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少量音级的两个声部配合中感受和体验声音的和谐、准确。
五、培养有表现力的歌唱
歌唱的表情是通过声音的细致的“语气”和微妙的变化,表达一系列在音乐上富有含义的乐句,达到感人的目的。有音乐感的歌唱不是用嗓子耍花招的技巧,而是用声音表现音乐的能力,这就需要把理解力融入声音的表达中去。
培养有理解力的歌唱需要重视歌词在歌曲中的作用,歌曲是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完美结合后形成的具有感染力的整体,歌词规定了音乐的情境和基调,提供了音乐的节奏和结构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歌词的题材与意境、旋律的魅力、歌曲的高潮、力度的变化、特定的节奏、独特有趣的地方以及困难之处等,启发和帮助学生通过理解,找到他们可以表现的方面,而不仅仅是准确地唱出音符。
培养歌唱表现力是一个贯彻始终的要求。我们在有些歌唱教学中看到,老师要求学生练习了音准、拍子、节奏、音色等要素之后,才把音乐表现作为最后的要素提出来。这是一种把音乐要素与音乐表现割裂开的做法,虽然教学中会分别对某种要素给以强调,提起注意,但不能把“表现”放在一系列技能之后,而无视音乐表现的重要贯穿作用。
学生在音乐上的每一种行动都应当包含着表情的要求,没有表情的音乐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给学生有意义的综合性的体验和经验,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把一个新的作品当作一堆要掌握的音,而是把它建立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了解它、表现它,把它的意义和美感表达出来。
歌唱不但是体现学生表现力的最好形式,也是提高他们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最好形式。学生学习的每一首歌曲都应当是一个目标,同时又是一块继续进步的基石。
- 【发布时间】2018/3/29 10:34:36
- 【点击频次】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