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学生修养 增强执教能力

 

【作者】 李晓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书法艺术则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又能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关键词:传统文化  意志品质   兴趣   学科贯通
  2017年我有幸参加中国教育学举办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研讨会,会上苏士澍主席给我们感慨地讲了一件事,他的一位老同事给在国外的儿子打电话说:"孩子啊,你以后给我写信,能不能不用电脑,自己手写啊?我们中国人从来是讲见字如面的呀!"是的,电脑打出的字是冰冷的、没有感情的,亲笔书写才会让人感到亲切。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汉字永远是我们文化的符号。两会政协委员在大会发言中疾呼:"传统书写技能有被完全替代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书法教育大有淡出教育体制的危险,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被忽视了。目前在小学生中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比例很低,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了,随着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用,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主观的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缺陷,只重视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只要求"会写字",而忽视了"写好字",造成现学生书写能力相当差,字迹平正,缺乏美感,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写书法成了少数特长学生的事,多数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因此,书法进课堂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让学生了解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是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历代书法家才情和智慧的积淀。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让孩子们从练书法这个"行",培养做事坚持不懈、刻苦坚毅的优良品行。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考试答题更是思路清晰,汨汨而出;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字写得好,可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考试的卷面印象分可能会左右着人的一生。如果因为写字差的原因每科被扣掉一分,总分就比别人少六、七分,语文的作文书写印象分可能相差就更大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一分,档次可能就要降一等!
  其次书法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是磨练人意志品质的过程。练习书法时通常要求比较高,有道是: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法成功之道亦是如此。学习者初如牛毛,满腔热火;及时一长,松松垮垮,心烦意懒,最后是坚持并成功的是廖如晨星,不了了之。练好书法可以锻炼出坚毅,不轻易放弃的高尚品质。
  那么老师如何教好书法?
  第一,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做起。
我校有一千五百名学生,但是会书写的仅仅占百分之二。书法初入课堂,这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压力和挑战。孩子们都会写方块字,但是对与字形的认真写字很苦、很累,也很枯燥,因此只有当学生对这个新生事物有了兴趣的时候才会拿起笔来认真写字。教师的书写应该美观,漂亮,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书法的美,才能从心底热爱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求适当放低,对于学生练习中好的部分要及时肯定、表扬,那怕只是一个笔画。课堂中可以采用优秀作业展示、投影展评学生作品等方式,给学生以榜样和自豪的时候。
  第二,方法要科学,练习要适量
  首先,每节写字课的上课伊始,我都会安排五至十分钟的时间进行书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上好教材以外增设我校校本课程, 通过讲历代书法家的故事,欣赏历代书法家的作品等,运用讲轶闻趣事的方法吸引学生。如导课过程中讲一些"墨池"的来历,"笔冢"形成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使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最直接的原动力便是了解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一个书法教师,必需要广泛收集资料,向学生介绍习书之用在课堂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通过书法学习培养学生高雅的格调、审美的情趣,在认识、感受、创造美的过程中纯洁心灵、陶冶情操。比如,我跟学生讲书法名家认真练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知道要写好字必须通过勤学苦练的道理,有时候,我也会出示历代书法名家名帖的字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各种书体有一定的感观,从而了解中国书法之美,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其次,我还注重学生对字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左耳刀和右耳刀》一课时,很多人都不清楚左耳刀和山势有关,右耳刀和城邑、地名有关系,我通过出示幻灯片,从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入手,让学生观察字形,从而知道左耳刀和右耳刀的演变过程。
  第三,先观察再书写
  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大多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抄帖,贪多求快,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功。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练到后面忘记前面。有些学生对笔画与结构特征没有真正分析透彻,对比较难写的字还没有掌握就放弃不练。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写快、写多、写滥、不如写慢、写少、写精的道理,认真对待每一个笔画是很重要的。临摹时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对难写的笔画、难写的字及有代表性的字,要重点练习、强化训练。教师作重点辅导,做到各个击破,直到写好后再往下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写好字的关键。如在教学带捺的字时,先出示一些带捺的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字中捺的特点,比较它们写法上的异同及写时应注意的地方,再练习写。在掌握一些捺的基本写法之后,再进一步教学稍有难度的带捺的字,如:"爬"和"远",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平捺和斜捺的不同及注意点,并说一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进行书写训练。
  第四,以点带面,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有时是无穷的。以兴趣小组作为突破口,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举行优秀学生作品展,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只要通过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从而体会到学习书法的乐趣。以点带面,榜样示范,达到提高整体学生的写字水平。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中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正确的执笔姿势,注意执笔轻重的调控,力争做到力注笔尖,强调学生注意书写卫生,桌凳要清洁、光线要适宜、坐姿要正确等,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渐纠正过去坏的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再次,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字无百日功,写字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关键要持之以恒。
  第五,教会学生学会怎样欣赏书法之美
  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碑名帖和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书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美学感受,有的作品苍劲古朴,有的清丽隽秀,有的丰腴滋润,有的庄重严谨,有的风流妩媚,有的温柔含蓄,有的威武雄壮,有的险险劲挺拔,等等。就整幅作品而言,用笔用墨的变化,章法布局,或有文人气息,或有山野气息,或静或躁,或巧或拙,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则剑拔弩张。通过这各种各样的书法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感受。
  第六,注意手法与其他学科的贯通
  合理安排书写内容,吸取精神养料,使学生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学习文学知识。利用几何图形,分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的间架。字形或为方形,或为矩形,或为梯形,或为菱形,或为正三角,或为到三角,或为轴对称,或为平行四边形等,如何合理安排字的重心。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将"黄金分割"引入书法,处理字的结构。汉字中具有对称结构的字很多,如:里、内、困、因、串、来、要、空、亦、意、义、林、森、普、曾、圆等虽然是轴对称,但书写时又不是完全对称,这里就蕴含着哲学思辨。又如"林"是由两个"木"组成,当它们组合成一个字的时候,写法有变化,有了穿插避让,如果两部分写法完全一样,这个字就一定很丑。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否也像林字的两个木一样,应该有所谦让呢?这就涉及到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小学的书法教学,教师应该摒弃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传统的机械练习的陋规,而替之以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书法"教学既新又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 【发布时间】2018/3/29 10:34:06
  • 【点击频次】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