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作者】 雍小东

【机构】 四川省西充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汉语文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开展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传承文化,而且对学生审美情趣、语文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实践对策。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肯定了文言文教学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文言文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正视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文言文有自身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文言文与我们的白话文有着显著的差异,很多同学在阅读起来都感到艰涩难懂,且文言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与白话文的语境是不同的,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且文言文的词句精炼,其中的一些句式结构变化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功夫来学习,探究其中的道理,细细品读,然而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升学压力,很难真正静下心来体味文言文。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把握并不清晰,理解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差。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分析
  1.让学生明确文言文的意义
  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分析。文言文是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凝聚了优秀的文化,或直白、或深刻,或褒扬、或讽刺,无一不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通过文言文的阅读,学生可以直接与古人进行对话,实现精神境界方面的交流,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领悟优秀文化的精髓。同时,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他们的表达、阅读、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起积极的信心。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总是磕磕巴巴,不能连接起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感,没有掌握规律的语言特点,而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就是语感。语感的养成与平时的积累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愿意主动积累,那么他们的语感也会相对较好,在文言文阅读时,可以快速找到其中的断句,理解文章含义。反之,如果学生平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少练习,那么文言文的学习也会显得非常吃力,找不到诀窍。语感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样的道理。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基础能力来进行练习,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难度偏高的文言文素材,如果学生的语感基础不理想,则可以在教师讲解完文言文的大致含义之后再进行学习。
  3.变零为整,迎合文言文学习规律
  首都师范大学的刘占泉教授认为文白混编令文言文与白话文各自的教学侧重点一度产生了混淆,文言文教学的根基被大大削弱。文言与白话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与难点各有不同,导致其学习的起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将两者硬生生地纳入同一教学路子、置于同一教学层次,这种违背各自教学规律的做法将是大错特错的。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在现代实用文的教学中是很难被充分考虑的。高中语文必修三除外的所有教材编排却都将文言文教学散落在了现代文专题中,以致于很多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号,却在用现代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解读文言文,学生根本无法领悟文言文的思想精髓,有的甚至连看都看不懂。
  同时,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文白混编也是极其不合适的。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在零散的时间内只能是浅尝即止,语言上的障碍在分散的时间段内很难真正突破,好不容易积累的文言知识也因为不能时常巩固而被快速遗忘。因此,很多教师对于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是持批判态度的。
  解决这些困难不是没有办法,突破教材限制并将零散的文言文集中学习正是变零为整的最好诠释。笔者就曾尝试将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集中在高一年级起始阶段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仅仅是对文言文教与学规律的尊重与迎合,更主要的是令学生在集中的文言文学习中产生更多的感悟。
         4.整合重组,促进文言文学习感悟
  笔者在高一年级学生的文言教学中将“自然感悟篇”、“国家兴亡篇”等篇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学生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并因此在考试成绩上取得了骄人的进步,更是比周边班级显现出了尤为明显的优势。当然,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整合效果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比如在“国家兴亡篇”这一课的教学中,历代先贤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已在文章中有所显现,但是学生对此建立的了解往往因为没有现实生活的参与而无法加深印象,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渐渐忘怀。因此,笔者在这个版块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布置了两项作业。第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看天下”的随笔,第二项作业则是要求学生学习古人劝谏的方法并将之运用于谈话,在古今互动的实战性运用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与建设也正因为教材顺序的重组获得了更为良好的基础。而且,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教材重组与整合,对文本知识也建立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写作时候的古今互动与旁征博引也变得更加容易。
  优秀的文言文作品之所以千古流传,并在现代写作中得以广泛引用,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境界在今天读来仍能产生情感共鸣,仍与人们的思想情感存在相通之处。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难点板块,作为教师,要扮演好“传道者”的角色,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来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小红. 初探文言文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及教学策略[J]. 科学中国人. 2015(05).
  [2]孔洋洋. 从认识规律和教学实践看现代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价值[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13).
  • 【发布时间】2018/3/1 11:13:34
  • 【点击频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