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园林绿化日益受到重视,环境植物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生物间的协调共存是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的根本宗旨。本文分析了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现状,并提出了园林设计中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以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美化环境。
关键词:园林设计;病虫害;园林植物保护;树种配置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园林绿化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群落的结构等事项,这对园林植物病虫发生都有直接关系。科学的园林设计,能够使各类植物种群之间相互协调,起到保护植物并达到植物造景的效果;否则会造成植物生态系统失衡、病虫害滋生、养护管理困难,进而影响园林景观。因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把植保因素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现状
盲目引种新品种,缺少驯化,导致部分苗木由于生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
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且不加论证盲目引种。虽然这些树种可能短期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新引进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容易感染病虫害。也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地从野生环境移植特大乔木(老树),不仅成活率低,难以恢复原貌,且大部分树林由于生长不良导致严重的病虫害发生。以上问题已给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1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由于园林设计人员知识面的限制,或者考虑不周,在设计前不能完全了解设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核桃能造成周围松、苹果等树种受害或致死;核桃和刺槐对周围果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栾树与木槿在一起栽植容易生蚜虫;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栽植容易产生锈病),怕水的植物栽植在低洼易积水处(如马褂木、玉兰等植物栽植在低洼积水处易生病害),喜阳性植物设计栽植在背荫处(如大法桐树下栽植石楠绿篱及模纹)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2园林设计中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措施
2.1 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本地化、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选用植物种子和苗木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不加论证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植物, 虽然在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但新引入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 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病虫害亦会随之传入,在引入地爆发流行。像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侵入性虫害,都是随着引种植物传入的, 目前已经在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要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2.2 设计树种的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
园林绿化设计树种的选择配置,必须根据栽植地的具体情况而定,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相适宜,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根据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根据周围建筑群的性质、高度和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也易发生病虫害。另外,对于一些边缘树种和外来树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要注意小气候,否则在不太适宜的地区、不太适宜的环境和不太适宜的时期栽植这些树种,在遇到气温突变时,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因地制宜选栽适宜树种,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3 设计树木种植结构要复层化,品种要多样化
结构复层化与品种多样化密切相关, 是指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植物层间的混配与结合, 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 园林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的病虫危害不同的树种。
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树种,增加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要进行乔、灌、藤、地被多树种的合理配植,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色,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病虫害。
2.4 彩叶植物的应用。
现代园林中,园林植物实际应用种类繁多,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园林植物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彩叶植物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物种类。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红叶石楠、黄花柳、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鹅掌楸、元宝枫、银杏、黄栌、漆树、火炬树。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紫叶李、紫叶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
在一些大手笔、大绿化的空旷环境中则宜选用一些具有一定高度的喜阳性植物作地被成片栽植,而在空间有限的庭院中,则宜选用一些低矮、小巧玲珑而耐半荫的植物作地被。岸边、溪水旁则宜选用耐水湿的湿地植物作地被。
关键词:园林设计;病虫害;园林植物保护;树种配置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园林绿化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群落的结构等事项,这对园林植物病虫发生都有直接关系。科学的园林设计,能够使各类植物种群之间相互协调,起到保护植物并达到植物造景的效果;否则会造成植物生态系统失衡、病虫害滋生、养护管理困难,进而影响园林景观。因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把植保因素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现状
盲目引种新品种,缺少驯化,导致部分苗木由于生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
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且不加论证盲目引种。虽然这些树种可能短期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新引进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容易感染病虫害。也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地从野生环境移植特大乔木(老树),不仅成活率低,难以恢复原貌,且大部分树林由于生长不良导致严重的病虫害发生。以上问题已给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1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由于园林设计人员知识面的限制,或者考虑不周,在设计前不能完全了解设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核桃能造成周围松、苹果等树种受害或致死;核桃和刺槐对周围果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栾树与木槿在一起栽植容易生蚜虫;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栽植容易产生锈病),怕水的植物栽植在低洼易积水处(如马褂木、玉兰等植物栽植在低洼积水处易生病害),喜阳性植物设计栽植在背荫处(如大法桐树下栽植石楠绿篱及模纹)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2园林设计中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措施
2.1 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本地化、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选用植物种子和苗木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不加论证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植物, 虽然在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但新引入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 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病虫害亦会随之传入,在引入地爆发流行。像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侵入性虫害,都是随着引种植物传入的, 目前已经在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要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2.2 设计树种的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
园林绿化设计树种的选择配置,必须根据栽植地的具体情况而定,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相适宜,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根据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根据周围建筑群的性质、高度和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也易发生病虫害。另外,对于一些边缘树种和外来树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要注意小气候,否则在不太适宜的地区、不太适宜的环境和不太适宜的时期栽植这些树种,在遇到气温突变时,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因地制宜选栽适宜树种,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3 设计树木种植结构要复层化,品种要多样化
结构复层化与品种多样化密切相关, 是指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植物层间的混配与结合, 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 园林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的病虫危害不同的树种。
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树种,增加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要进行乔、灌、藤、地被多树种的合理配植,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色,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病虫害。
2.4 彩叶植物的应用。
现代园林中,园林植物实际应用种类繁多,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园林植物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彩叶植物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物种类。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红叶石楠、黄花柳、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鹅掌楸、元宝枫、银杏、黄栌、漆树、火炬树。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紫叶李、紫叶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
在一些大手笔、大绿化的空旷环境中则宜选用一些具有一定高度的喜阳性植物作地被成片栽植,而在空间有限的庭院中,则宜选用一些低矮、小巧玲珑而耐半荫的植物作地被。岸边、溪水旁则宜选用耐水湿的湿地植物作地被。
- 【发布时间】2018/3/1 11:10:41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