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活动课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黄小丽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普教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更要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而活动课正是实现由“学数学”到“做数学”转变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新课改实践中的我们,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活动教学,是我们应着力思考交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活动课  开展
  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活动课正是为搭建学生知识应用实践的一个平台而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学数学”与“用数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应用中发展实践能力。而初中数学的活动教学不单单弥补了数学实践能力的不足,也对数学实践环节进行了加强,使学生的特长、个性可以全方面的发展,整体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它倡导的是参与、思考的学习类型,可以把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索、自主、交流全面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我们数学教师应多重视。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数学活动的开展。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这是数学活动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这是数学活动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这是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活动课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课中更要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多方面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设计使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的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要选好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乐于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好的实际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迫不及待地主动参与。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我们就可设计这样一次扑克牌游戏活动课。在游戏过程中,快乐、竞赛的气氛,使他们觉得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还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欢乐。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了,他们的兴趣培养、智力开发、创新能力提高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开展数学活动课的目的才能达到。
  其次,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活动。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解决问题,继而能带着问题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有“跳一跳能摘到桃”的平台。师生要平等、民主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亲身经历了,活动课中的实践活动,探究思考和最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到数学的奥妙。
  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自主实践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教学中,我们要搭建平台,以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同时,我们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参与,敢于讲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以此来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这是数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的有效做法。然后,再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填写活动报告,总结活动过程。自始至终,都由学生占主导地位,让他们在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
  二、加强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积极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活动课研究的深入,活动课的实践意义更加凸显出来。新课标要求我们将实践活动作为拓展教学内容,新增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增大学生知识的有效做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数学和生活间的联系,通过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问题。对所学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开展,不但可以扩大学生们的数学视野,扩宽数学知识面,还能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活动教学,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都可以保持积极的状态,学生们都会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会发出很大的热情,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让数学活动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发展数学服务生活,反哺生活的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活动课是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从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巩固所学知识以及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形式。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成功地上好一节活动课,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具,通过轻松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新的提高,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和平,关于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2年。
  [2]周茂生,对开展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中小学数学,2014年。
  [3]王小鹏,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年。
  • 【发布时间】2018/3/1 11:10:16
  • 【点击频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