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作者】 袁光富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双庆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现代教育手段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抓住这一工具,我们要化其优势为教学优势,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服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  现代教育手段  运用  教学有效性  提高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普及,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现代教育手段已成功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通过这几年的国培---信息技术能力再提升工程,让我对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有了更多的认识,特别是运用其融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让我更有了实践信心。因为其巨大的功能优势,使我尝试到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甜头。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现代教育手段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课前备课的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加强备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教师备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问题。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备课。
  (一)运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师备课的视野。备课前,先上网收集与备课内容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弥补了备课时自己知识、构思的局限性,既方便了备课,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备“同类项”一课时,在独立理解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又看了前几届的教案和反思,再搜集各网站中关于该课的的课件、教案和练习。再将这些资料结合教材进行选择,修改、整合制成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多项式的项的分类探索过程。动画、图片、文字和音乐并举,美不胜收。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很快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在网上搜集一些开放、创新的题型,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既节省了大量做课件的时间,又学会了寻找和使用资料的方法。
  (二)运用网落资源备课,在继承中创新,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一堂好的教学设计,必吸纳各方之精华。教师知识越丰富,视野越开阔,教学时越能运用自如,吸引学生。信息化时代,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资源随处可见,应有尽有。同时,其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面对丰富多彩的诱惑,能否有所取舍,吸取精华,就要注意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融入个性的思考,有所创新。如教学设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我上网搜集到的课件,发现它们大胆整合教材,从纯知识的角度引入,没用“问题3”,忽视了课标真实意图,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基础,弱应用。我随即在原课件上修改,用“问题3”引入。并在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处精心构思。通过这样设计,源于这样几个目的,一是为了紧扣实际生活,突出数学的实用价值。二是为了关注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果教学容量比上次大,完成任务也较轻松。从实际效果看,我们利用利用网络资源,注意在继承中有创新——这是备课的灵魂。还要注意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利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应下功夫是密不可分的。
  二、运用媒体资源,增强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创设合理的情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因为只有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和亲身的体验中,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才能驱使他们更好的去学数学、用数学,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独特性,创作易于引起学生注意、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课件去创设情景。如讲“图形的平移”,先在网上搜集少数民族服装中有特色的四方连续图案,上课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平移式播放,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学生在欣赏中进入课堂,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主动性明显增强,学习更加积极,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倍增,这是传统教学难已达到的教学境界。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材处理的拓展性
  新课改的推进,教材的编排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还留给我们教师大量的操作空间,教师可利用大量的信息资源,整合教材,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如在“数据的收集”讲数据的作用时,书上的例子太少。在网上搜集有趣的数据事例或新闻片段,以拓展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但网络资源众多,且良莠不齐,需要我们精心选择,特别是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进行选择利用。例如,在七年级上册阅读教材《华罗庚的故事》这一内容开展《中国数学家的故事演讲会》。课前我们可上网将有关其的肖像图片一一展播,然后同学们把利用网络平台上搜集到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数学家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同学们都为祖国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为中国的高科技领域而赞叹。随后并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空间思维的立体性
  初中阶段,学生空间观念的得到了有效培养,但相对于还是落后于其他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开放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特点为几何教学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外部环境,有效克服学生对抽象图形的认识障碍,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新知的学习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空间立体图形”时,如果不使用多媒体,那课前教具的准备量就很大,而且教学时解说也较多,致使课堂容量小,教学效果差。相反,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立体图形的投影,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平面展开图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学生在有趣的观看中学到了新知,上课容量大,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想象力得也提高,教学效果好,也为学生高中立体几何的后继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和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适时巧妙的运用现代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秀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6年。
  [2]郑学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3年。
  [3]李燕英,初中数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4年。
  • 【发布时间】2018/3/1 11:05:35
  • 【点击频次】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