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

 

【作者】 周士萍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信息技术,还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如何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成为广大教师当前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  方法指导  精心设计  尊重学生  培养良好习惯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要准确。要符合学生实际,不可贪多求全,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争一课一得,让学生收获颇丰,把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一、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一般都凭借兴趣,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键位学习放在游戏之中,因为特别是男孩子很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教师可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警察抓小偷》,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到底用那个指头来击键。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注重方法指导,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新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教师无法全面教给学生,需要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其次,要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优势,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如学习FLASH动画制作,可以抛弃各种教材中先讲窗口简介,再讲术语、菜单、工具箱、时间面板的方法,而是仅用几分钟,简单介绍了一下界面,就直入主题,讲简单动画的制作,并且提前告诉学生们,我们将通过实例的制作来熟悉菜单、工具箱的用法,通过制作来认识和深刻理解时间轴面板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看到了自已制作的活生生的动画,而且因为有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不断地提示,加深了学生在使用中体会各种功能用法的认识。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教学过程,创设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去吸纳、接受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如:关于计算机各部分安排时,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 2000后,跨跃Word或Excel,直接先讲PowerPoint,让学生把在课堂演示中看到的很快转化为自己能够做出的美丽画面,让他们带着问题情境进行学习。同时在学习PowerPoint的过程中,利用他们对PowerPoint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界面已熟悉的优势,为后面顺利地进行Word、Excel、FrontPage、Publisher、PhotoDraw等应用软件的界面、菜单、工具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Word文档编辑中的图文混排时,结合学生爱寄贺卡的特点进行教学。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学生们把标题和问候用各色艺术字写上,把美丽的图片用文字环绕或衬在文字下方作为文档背景,最后整个文档还利用页面边框功能套上了彩色的艺术小边框。它们把自己的小作品用学校的彩色打印机打出来,把新年贺卡、生日贺卡寄给远方的朋友,制作园丁祝福卡送给亲爱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Word的页面设置、打印预览等许多功能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艺术字工具栏、图片工具栏、格式菜单中各项功能都运用自如了。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终身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许多人误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电脑知识教育,以为掌握了电脑知识也就具有了驾驭信息的能力。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只偏重于电脑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学习信息学科知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纵使掌握有高超的信息技术,也难以有效地利用信息。 教师应始终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小娇;注重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师;2010年04期;
  2.房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N];中国教师报;2009年;
  • 【发布时间】2018/3/1 11:04:25
  • 【点击频次】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