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作者】 徐志广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作业的布置是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馈。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布置;自选式作业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一、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拥有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他们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满足于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地去完成任务。
         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减少机械性抄记作业,实行基础性作业自己定制制度,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再如,同类作业实行难度选择制,把一个较难的问答题或小练笔,改成两三个难易不同但训练类型相似的题目,形成梯级,让学生选择其一,这样很好地照顾了个别差异。另外,可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例如"三八妇女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得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
        我们要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放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乃至作业要求。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
  解读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标不难发现,语文课后的一切作业都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积累和感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跳起来摘到"苹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根据这些要求,我对语文作业的布置实行开放化,打破了条条框框,我就作业的内容、作业的答案、完成作业的思维方式、途径以及作业的评价等方面实行全开放。
        一是课文学习类作业实行开放性。这类作业是指对课文学习进行巩固性复习的语文作业的开放,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当天课文的学习等教学内容进行再分析、再创造性作业:可编写理解和应用型的语言文字辨析题、简答题、质疑题,可就课文的某个方面或整个内容进行鉴赏性的阅读,也可做读书笔记、写学后反思、发表个人见解。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题目内容与数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讲究个性与灵性,心得与悟惑,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二是实践活动类作业实行开放性。语文作业也可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成立文学社团、小记者协会、校园之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的综合能力。或者开展演讲会、辩论会、读书活动会,从社会生活中收集材料开展学习。
         这两种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
  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除此而外,适当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一般采取给主题而不限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自主确定--"百花齐放"),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以提高其综合实践与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2]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 【发布时间】2018/3/1 11:01:20
  • 【点击频次】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