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杨子文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安东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英语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当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采用多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创新能力  培养  实践策略
  随着社会竞争加快,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人才了。学校作为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各个学科都应担当培养重任。英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重任,如何发挥英语教学主阵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是每个一线英语教师都必须着力思考的问题,也是应着力解决的实践课题。而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应试”趋向太严重,导致高分低能的“哑巴”和“聋子”大量出现。这不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担当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让他们在未来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到:“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实践也告诉我们,当有了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时,学生在心理上就能感到安全和自由,思维就会活跃,想象就会放飞,新的灵感就能应运而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营造愉悦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心灵自由的阳光,不受环境制约而处于保守状态,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思维基础。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学习欲望更强烈,想出的办法也更加新颖。为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平等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让他们人人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敢说、敢想、敢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成为学习主人,发挥主体作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放开步子,放开思维,善于想象,进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主体。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贵有疑。但我们现行“00后”学生乐于主动思考、质疑的学生很少,大多需要教师“教有疑”的诱导启发,才能把其思维调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知道,发散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起点,也是学生具备真正创造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它要求能沿着不同途径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习惯的单一发展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思维创新。这也是古人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学起于思患无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的教学真谛。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便于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如在“Modern Architecture”教学过程中,笔者穿插提问:①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②Why can we regard Antonio Gaudi as a modern architect? ③If you were free to design your own dream house,what would that house look like?把问题解决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实际,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发散思维需要问题作为引子,而我们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拉开学生思维闸门而搭建的平台,开启学生思维之路。
  三、运用现代手段,发展学生创新个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是我们创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工具。我们知道,多媒体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和交互性,能把静态的文本动态化,能把书上的插图视频化,这样更利于学生观看,以致于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我们现行教材来看,虽然新颖生动,图文并茂,能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毕竟是静态的,激趣性不强,其内涵也是内隐不可见的。如果我们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让文字“说话”,那必将发展学生创新个性,感觉到创新能让不可能的东西变为现实,从而体验其中愉悦,树立创新自信。现在“班班通”工程支撑下,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教手段与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度融合的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因而出现了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技术下的信息化课堂。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2 What should I do?”时,我把教材上的插图做成动画,孩子牙痛的画面,两个孩子争吵的画面,衣服、被子对话的画面等,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What should l do? What's wrong with him? What should he do?What could he do?”等让学生回答。画面和动画效果再配上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很快掌握了“could”和“should”的用法。当然,运用电教手段开展英语教学,要注意把其定位在辅助作用上,不可全盘采用。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要责任。要有效肩负这种责任,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落实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的那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优秀教师眼中无差生,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潜质。在英语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新课改实践者,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冯瑞,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J].中学课程辅导,2015年。
  [2]艾建国,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
  [3]陈尚春,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生英语,2017年。
  • 【发布时间】2018/3/1 10:45:28
  • 【点击频次】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