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作者】 石 强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沟通、交流的过程,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教学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沟通、交流的过程,已成为一门处事立身的重要学问和艺术。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际交往对儿童身心发展有重大影响。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关键时期,是学会人际交往、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阶段,是构成社会经验和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千方百计给学生搭建人际交往的舞台,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在听说训练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而听说能力是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与别人的交往才会水到渠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1、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善于倾听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本领,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往往听不到几句话思想就不集中了。因此,倾听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常常跟学生讲:"听别人讲话就是尊重别人,别人在讲话的时候,我们必须仔细倾听,不能随便插话,有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后再提。"如果有学生在听别人回答问题或讲话时做小动作,我会悄悄走过去提醒他,或者把手放在嘴边发出轻轻的"嘘"声,让每个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听别人讲话,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可以用微笑或点头表示认可,在同桌和小组内交流学习时,可以边听边注视对方。
  2、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
  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常常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用充满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恐惧心理,树立说话的自信。有些学生并非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不会说,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方法。比如在教学中,我常常用课文中的一些好句作为范例,让学生模仿说句子,练习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说生动。
  二、利用课前三分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课前三分钟是一个是非常有效的交流平台,是一种优化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常常利用一节课伊始的三到五分钟时间,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一篇优美的诗歌或散文在台前朗读,然后让一位学生复述美文中自己认为最好的语句。或者是让一到两名同学轮流上台交流自己对某一方面内容的所见、所闻、所感, 进行"三分钟的演讲"或"两分钟的评说",如何让其他同学点评。同学评同学,无所顾忌,有感而发,肯定中有建议,不足中有补充,常常会赢得大家的掌声。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实际、语文教学、语文兴趣小组相结合,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比赛、看动作即兴表演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获得了人际交往的材料,同时拥有了人际交往的机会。另外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绝好的人际交往素材。我曾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采访本镇有特色的文化家庭,到敬老院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让学生们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在特定的环境下,学生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是强烈的欲望。在语文课堂上,我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参与到人际交往活动中来。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能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营构轻松和谐的氛围,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我先让学生猜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出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当学生猜出谜底手后,再告诉学生:"人的手多么灵巧啊! 小手帮你做过什么事呢?"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学生,唤起浓厚的说话兴趣。
  2、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情景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教学那些生动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合作表演,无论是表演前的准备工作,还是舞台上的表演以及表演后学生的互评,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教学《巨人的花园》,我让几名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扮演,其余学生当评委评出最佳演员和文明观众。
  3、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将教师无法描述,学生没看过的东西或景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画风》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幅风儿吹过的美丽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想怎样画风,学生说得特别好。
  五、组织合作学习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众多的机遇。课堂上我会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与他人积极互动起来。如教学《顶碗少年》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认为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学生各抒己见,思维也在彼此的提醒中活跃起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途径,千方百计给学生搭建人际交往的舞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陈霞珠《语文教学探索集》百家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8/3/1 10:29:34
  • 【点击频次】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