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对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进行浅谈

 

【作者】 陈天喜

【机构】 贵州省思南县泥溪育才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激发兴趣  作文评改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 、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
        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
        1.师评
  学生当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甚至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快速成文完成的文章,尽量当堂面批。对于成批交上来的作文,老师批改要优先于其他作业,因为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去跟学生讲评。
        2.自评自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
        3.因材施评
  教师作为最高评判者,应该对学生的评改结果进行弹性指导,在激发动机的基础上客观评定。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对优生的作文要戴着显微镜“挑刺”,对差生的作文要戴着放大镜找“闪光点”。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作文题目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陈毛美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梁中杰,《现代基础写作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8
  【4】王立根主编,《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
  • 【发布时间】2018/1/27 16:09:34
  • 【点击频次】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