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活动教学开展的实践策略探寻

 

【作者】 胡 锐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活动课是实现由“学数学”到“做数学”转变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先是讲解了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作用,然后讲解了初中数学活动教学开展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活动教学  开展  重视
  数学活动课新课标、新课改实践中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型,旨在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改革传统数学学科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活动课的开展。
  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活动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可见真理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生活观察力。而现在教材上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数学活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认识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大量生活经验和已经学过的数学公式、概念、数量关系等知识进行联系,善于开发摄取学生周围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事例,通过这些生活事例进行教学。
  二、通过课堂讨论进行活动教学
  课堂讨论作为活动教学的重点环节,需要学生对学习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加工处理、讨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水平、科学素质和思维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的体系盘根错节,知识点互相渗透。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活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一起互动起来,进行分析讨论、共同探索。现代倡导的素质教育也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师生间的讨论探究来解决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解放。对老师来说,课堂讨论意味着脱离了向学生简单的传授数学知识,转向启发学生的分析探究思维,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学。数学课本知识让学生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不迷信课本上的知识,敢于提出怀疑。还要避免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讨论的问题上,避免对课本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不足,这样的数学学习效果不会很好。所以既要注意课堂讨论的独立性,也要注意课本上的知识掌握情况,两者不可偏一而废。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理解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吸收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讨论探究中,要做到讨论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处在指导者的地位。还要注意整个分析讨论探究的问题不能偏离内容核心,以免出现脱离主题,违背课本主旨的情况。
  三、通过总结评价保证活动教学有效果
  总结评价作为活动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数学活动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检查的作用。根据初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基本观念,比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它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占有决定性的导向地位。由于数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它的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对数学的探索过程产生的想法和结论也会产生不同,所以需要老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老师的总结评价是学生活动学习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做出激励性的,客观性总结评价,对活动教学成果进行有效梳理,帮助学生处理解决数学课程中那些有难度的或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也要促使对原有数学知识进行重新构建。老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的思维成果,反思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能得心应手的处理数学问题。活动评过程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评价分析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总结评价教学方法的总目标就是检查教与学,对探究性学习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描述和确定。中学数学老师在总结评价过程中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课堂空间的管理,探究性学习过程要根据数学过程的需要对空间进行调控,让教师可以关注到所有的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课堂时间的管理,探究性学习要把教学的中心及学科转移到学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好策略。
  在目前的情况下,初中数学的活动教学需要根据国家意志的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原则,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探索初中学知识殿堂,通过课堂讨论的说和做,通过课堂合理的点评教育,使初中数学活动教学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成了初中数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活动教学的追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数学活动课中,我们教师要转变知识为主和“应试”取向的教学观念,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用心去上数学活动课,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题”制宜,因人制宜,全面考虑,多方着手,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保证数学活动有序高效优质地开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山,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   
  [2]钟琴,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2015年。
  [3]房园园,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12/26 17:41:21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