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杨聚梅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普遍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人想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就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晓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不只要搞好信息技术的教学,还需要搞好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价,从而通过课堂评价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激情与活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IT),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各种信息储存、管理、分析、处理技术的总称。它主要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进行信息系统的研发、创造、应用、传播和分享,从而完成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门学习课程编入了小学课程系统之中,且从小学抓起,以小学学习为基础,从而引入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信息技术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一定的评价机制来维系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热情。而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价是存在问题的,教师在运用评语时,往往过于要素或严苛,亦或是忽略评语的作用,在做评价时,没有看到评价所带来的教学附加价值,从而以一种不重视,敷衍的态度来完成课堂评价,以至于错失了课堂评价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现状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有效实践来做出修正,从而发挥课堂评价该有的作用。
  一、评价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来做出调整
  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说的就是差异所带给人们的不安感。不同行业就有着各自的差距体现,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上,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这主要体现在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在知识的接受理解上往往存在不足,从而在知识转化和应用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的进行日常教学,有针对有方向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讲解。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尊崇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在自己听得懂、跟得上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有效梳理和接受。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添加文字"一节时,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后,安排具有阶梯性的作业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作业完成。比如,以下几个任务要求:
  ①画出规则的图形;
  ②在规则的图形上添加文字;
  ③将添加文字进行字体、颜色的改变,以求达到美观化的程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会自行的做出题目的选择,从而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任务完成后,对完成第一个任务的学生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对完成第二个任务的学生做出再接再厉,并要求继续学习的评价,对完成第三个任务的学生做出表扬性的评价,并要求他们学会巩固提高。
  二、注重鼓励性评语的运用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注定他们都是一群喜欢甜言蜜语的孩子,他们喜欢听到表扬,喜欢听到对自己好的方面的评价。在听到好的评价时,他们往往会信心倍增,激情倍增。因而,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鼓励性用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例如,人教版第一册"巧借剪贴板"一单元时,学生在完成图形绘制时,教师应做出表扬性的评价,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比如"太棒了,就是这样绘制的,继续加油""好厉害,一学就会,有天赋""不只会绘制图片了,还会进行图片的美观化设计了,好厉害"等。
  三、多元化、多样式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往往是教师根据学生做出的成果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经历绵长的岁月,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形态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而,在课堂评价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应用新形式,新方法来做出调整,从而使其适应教学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制作艺术纸"一节时,教师不妨将课堂作业的评价机制按照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与小组间进行作业的评改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新颖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互相评价作业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品中,看出自己作业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相互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家长参与式评价方法,在评价的环节中,加入学生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以一个评论员的角色,融入到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进家长与学生的距离,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从家庭的另一面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重要体现。在进行小学入门级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从而在评价机制的环节上,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奠定和巩固。
  参考文献:
  1.蔡立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4(82):135-135
  2.刘纯玲.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8)
  • 【发布时间】2017/12/26 17:23:05
  • 【点击频次】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