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揭开“接入因特网”的神秘面纱——接入因特网

 

【作者】 李红发

【机构】 新疆奎屯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因特网服务商的概念及其作用
  2. 了解常用的接入因特网方式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图片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因特网服务商的概念及其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图片模型的对照、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接入因特网的不同方式以及各自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接入因特网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现象进行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常用的接入因特网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因特网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教学方法】
  知识问答游戏激趣法、案例剖析法、类比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知识问答 激趣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知识问答”游戏活动(见图1),并在点评中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揭题并板书:接入因特网)
 

 

 

 

                                 图1
  第二环节:图片解读 感受新知
  (过渡:我们常用的网络终端设备(电脑、智能手机等)是如何接入因特网的呢?下面我们先来观察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图。)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2),并设置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图右则(1)标识框,“优惠价”说明接入因特网要不要收费?
  (2)图左则(2)标识框,谁在打广告?

 

 

 

 


                              图2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回答问题
  2、知识梳理、归纳小结
  通过我们身边一张广告图的解读,我们发现(1)上网要交费用。(2)由于是中国电信在打广告,所以,我们的上网费用交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则给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简言之,我们的电脑等设备要接入因特网首先需要向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提出申请,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图3)。

 

 

 

 

 

                                 图3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 建构新知
  1、案例剖析,感受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教师出示案例(图4)并提出问题:1、结合书本《接入因特网》的知识,思考李明同学家里网络终端设备有哪些?他们各自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是什么?2、结合自身家庭网络说说用到了哪些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2、归纳梳理,交流提高。
         (1)目前常见的家庭有线接入方法是通过ADSL实现的(见图4)。ADSL要求有一条开通了ADSL的电话线和一个ADSL调制解调器,由于ADSL的上行和下行速度不一致,所以,又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2)除ADSL外,目前有线接入的方式还可以选择有线电视接入或光纤接入。
  (3)上述案例通过(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方式来解决目前大部分家庭宽带共享的问题。申请ISP提供的有线上网服务,ADSL拨号上网,通过自备的无线路由器实现无线上网。
  3、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谈谈自身家庭网络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4、小组讨论,拓展深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家庭网络实际使用的情况,讨论比较有线接入因特网与无线接入因特网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知识内化
  1、学生谈收获
  2、以“知识结构图”(图5)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新知识
    
    
    

 


    
    
    
    
  3、结束语,我们通过网络设备接入因特网方式的探讨学习,不仅解决了知识问答游戏中的问题,而且还初步掌握了依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接入因特网方式。最后,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实地探究一下我们学校机房所采用的接入因特网方式?
  【教学后记】:
  长期以来,网络的应用教学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由于被广泛应用,可操作性强、在教学中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而网络构建的原理性知识由于理论性强、内容晦涩难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比较枯燥。因此,本节课我在破解信息技术理论课枯燥乏味的问题上做了以下尝试。
  1、找准课堂的切入点
  本节课首先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通过“知识问答”的游戏环节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先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回忆、串联,自然过渡到课堂的学习中。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为了破解理论课的枯燥、乏味问题,本节课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有采用解读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图片,将抽象的因特网服务商概念及其作用化为直观形象化。有结合目前常见的家庭网络设备接入因特网的案例剖析,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等对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及其各自特点与应用场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3、改“教教材”为“用教材”
  基于网络终端设备接入因特网知识结构的逻辑性与完整性考虑,本节课的教学贯彻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的理念,把书本并没有提及的因特网服务商概念及其作用作为补充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中国电信、联通等服务商在因特网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因特网服务商供应商概念和作用。同时本环节也为后续理解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作了很好的铺垫。

  • 【发布时间】2017/8/5 9:33:53
  • 【点击频次】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