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信息技术手段与数学教学的深度整合
摘 要: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手段的核心,与数学教学能否深度整合,是其有效性充分发挥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选用,实现手脑并用的操作学习,辅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搭建数学反哺生活平台,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手段 深度整合
把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其目的就是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来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这是追求手段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根本目的。小学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有用的数学教育,能提升数学素养。但这样效果的实现,需要我们把信息技术手段与数学教学进行深度整合,做到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使体现“深度”,获得“效度”。因此,有效的运用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一、因地制宜的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的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才使使之与数学教学深度整合,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现行数学教材上的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教学时,我们就可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又如:口算、乘法口決等口答类题目,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总之,这种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作用,这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所带来的良好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手脑并用的操作学习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对于好动的小学生,要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多动操作学习,让他们思维在指尖上闪耀。实践中,我们可搭建平台,让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其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但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在课桌上摆、摸,秩序容易乱。因此,我们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动手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这样,就可以达到多种培养效果。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运用FLASH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通过鼠标在电脑屏幕上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要求摆的△比0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电脑投影仪上展示,再在白板上呈现以下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个△,是由与0同样多的4个△和比0多2个合起来的。
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回味咀嚼的过程,这样可加深印象。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摆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学生讲述时,一般先让学生照自己所摆的学具,或是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从而得到锻炼。然后,再让优生带着差生讲,既突出个别,又顾及全班,从而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畅。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要使合作讨论有效果,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下转第76页)(上接第61页)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这样自主性较强的讨论学习中,我们也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提高讨论效果。例如,在教学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其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讨论,我运用多媒体,给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要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这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数学学习反哺于生活
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也不是为应试求分,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服务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口诀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让学生练习口诀和口算,还要让学生能用口诀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每个人用2根筷子,5个人用几根?7个人用几根?9个人呢?又像一包方便面有5袋,3包方便面有几袋?等这样的问题,我都尽可能设置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以抢答等形式练习,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提高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整合,其作用是巨大的,不仅有广泛的运用,还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掌握好信息技术这种手段,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让课堂变得快乐起来,从而实现新课标的“四维目标”。
参考文献:
刘春林,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8/5 9:23:17
- 【点击频次】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