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生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多媒体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又需要不断探究整合的实践策略,同时,还要注意科学运用的问题,才能使整合出效益,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多媒体 运用 辅助教学
随着“班班通”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已变成现实,成为我们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促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良好教学效果。多媒体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能使生物学中抽象内容变得直观,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相整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活力,又能够使老师从繁重的教学当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不失为一种受老师和学生都欢迎的新式辅助用具。
一、多媒体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作为一种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学习工具,既能让学生看得见,又能让学生听得见,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因此,将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科学整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生物教学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信息量的广泛和丰富,提高了教学容量和单位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与乐”,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多媒体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与生物学科教学融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和教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运用,特别应放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运用,当然,用于课首激趣煽情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而将多媒体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声、光、色的综合作用,就能创设出一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和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来,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产生“我要学”欲望意识。例如,在讲授“生命的起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内容时,配合视频录像,其声、光、电的交替辉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讲授“动物的各种行为”“动植物的各种主要类群”,犹如把学生置身于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中。
(二)获取知识,形象思维。生物虽源于生活,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界获取知识的重要引向标,但我们很多学生身处其中却没有留心观察,不熟悉、甚至不知道。更别说宏观的生态系统、微观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更是未知领域了。在传统教学中,这些东西都是抽象的,只能靠教师“言传”,不可能直接看到。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就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奇妙,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探究兴趣,还能让学生真切地观察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奇妙。
(三)多边互动,调动激情。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中,我利用视频、图片引出“沙尘暴问题”。然后从问题的严重性启发学生,让学生查资料,再分组进行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接着深入一步,提出了“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让学生们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环保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有助于实施分层教学,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帮助;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力得到满足和培养,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如在“植物生殖器官的生长”一节教学中,学生们带着“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传粉的方式有哪些?”、“受精的过程是怎样的?”等问题投入学习,借助flash,让学生形象的了解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动态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反复调看所需内容,尽量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等等。
(五)借助终端,优化教学。交互式电视作为多媒体的终端,是一种国际上新近崛起的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使用非常方便。它继承普通黑板并加以改进,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交互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教学多元化提供良好的平台。运用于生物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特别是运用该呈现模拟实验,不仅能让各个角度的观察,更能把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放大或快速,便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可知性。
三、多媒体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将多媒体整合到生物教学之中,我们应该科学运用,只能让它起辅助作用,它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如果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了课堂,没有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变化上,那是对新课改的误解。运用多媒体同样如此,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为高科技的多媒体,同样逃不脱这样的命运。同时,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交流,这是多媒体无法担当的,因此,我们应注意多媒体合情合理运用的问题。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生物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将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才能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彭国荣,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教育学文摘,2016年
[2]卢菊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5年。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多媒体 运用 辅助教学
随着“班班通”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已变成现实,成为我们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促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良好教学效果。多媒体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能使生物学中抽象内容变得直观,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相整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活力,又能够使老师从繁重的教学当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不失为一种受老师和学生都欢迎的新式辅助用具。
一、多媒体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作为一种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学习工具,既能让学生看得见,又能让学生听得见,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因此,将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科学整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生物教学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信息量的广泛和丰富,提高了教学容量和单位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与乐”,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多媒体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与生物学科教学融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和教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运用,特别应放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运用,当然,用于课首激趣煽情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而将多媒体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声、光、色的综合作用,就能创设出一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和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来,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产生“我要学”欲望意识。例如,在讲授“生命的起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内容时,配合视频录像,其声、光、电的交替辉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讲授“动物的各种行为”“动植物的各种主要类群”,犹如把学生置身于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中。
(二)获取知识,形象思维。生物虽源于生活,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界获取知识的重要引向标,但我们很多学生身处其中却没有留心观察,不熟悉、甚至不知道。更别说宏观的生态系统、微观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更是未知领域了。在传统教学中,这些东西都是抽象的,只能靠教师“言传”,不可能直接看到。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就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奇妙,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探究兴趣,还能让学生真切地观察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奇妙。
(三)多边互动,调动激情。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中,我利用视频、图片引出“沙尘暴问题”。然后从问题的严重性启发学生,让学生查资料,再分组进行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接着深入一步,提出了“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让学生们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环保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有助于实施分层教学,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帮助;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力得到满足和培养,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如在“植物生殖器官的生长”一节教学中,学生们带着“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传粉的方式有哪些?”、“受精的过程是怎样的?”等问题投入学习,借助flash,让学生形象的了解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动态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反复调看所需内容,尽量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等等。
(五)借助终端,优化教学。交互式电视作为多媒体的终端,是一种国际上新近崛起的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使用非常方便。它继承普通黑板并加以改进,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交互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教学多元化提供良好的平台。运用于生物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特别是运用该呈现模拟实验,不仅能让各个角度的观察,更能把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放大或快速,便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可知性。
三、多媒体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将多媒体整合到生物教学之中,我们应该科学运用,只能让它起辅助作用,它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如果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了课堂,没有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变化上,那是对新课改的误解。运用多媒体同样如此,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为高科技的多媒体,同样逃不脱这样的命运。同时,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交流,这是多媒体无法担当的,因此,我们应注意多媒体合情合理运用的问题。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生物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将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才能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彭国荣,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教育学文摘,2016年
[2]卢菊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8/5 9:14:23
- 【点击频次】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