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相结合研究

 

【作者】 王 琨

【机构】 山东鲁班建设集团总公司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安装 项目 现场生产 工程管理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举三个例子与各位同行相互探讨。 
  1 因果分析与泵送砼施工裂缝控制 
  某综合大楼的混凝土浇筑量达15000立方米,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商品砼比常规作业砼出现的裂缝多,量值也比较大,需在施工中查原因,定措施,力争取得较好的质量效益。
  1.1 原因分析 
  泵送商品砼由于浇灌速度快、一次入模量大而受到好评,但由于泵送工艺的不利因素,如混凝土塌落度大、水泥用量多、加水量大等,使混凝土产生各种裂缝的机会大大增加。一种是温差裂缝:浇灌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泥用量的增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很高,当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混凝土与外界温差过大时,会因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收缩,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另一种是收缩裂缝,它产生于混凝土凝结的初期及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分的急剧蒸发和胶凝体失水后紧缩,使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当受到约束时也会产生裂缝,虽然常规作业混凝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泵送商品砼出现的量值比较大,产生的机会也比较多. 
  1.2 防治措施 
  1.2.1 防止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防止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首先要设法控制夏季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常用的措施有:①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罐车保温,淋水;②砂、石场地用彩条布遮盖,石子场地在浇灌前3天浇水降温.,设法降低混凝土搅拌用水的水温;③喷水淋湿钢筋、模板一泵送管用喷水淋湿的麻袋片包住降温;④混凝土浇灌后应及时覆盖草袋等;⑤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一般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多遍抹压,分遍成活”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2.2 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 
  为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施工前应按二维温度应力公式进行计算,按一维温度应力公式进行验算,计算时应考虑外加剂的影响及混凝土保温情况下的降温系数等,验算后并拟定预防措施.如:①采用中、低热水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②采用合理的砂、石级配,严格控制含泥量,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微膨胀剂或粉煤灰等。③在施工中应做好保温养护,做好结构内外温差控制,用科学数据指导施工,当内外温差<25℃(规范规定为温差<30℃)时表面保温层可撤除。 
  2 施工管理与砼强度离散性控制 
  许多从事现场施工多年的施工员都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使两批强度一样的砼试件所代表的砼强度的保证率一样,强度分布较分散的一批必须提高砼平均强度,也就相应地增加了水泥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可解决这一问题。 
  离散性是表示砼强度的分散情况,它通常用两种指标表示,一种是绝对指标(标准差),另一种是变异系数.标准差越大,砼强度分布越分散,则说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越低,那么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大家都知道,砼强度离散性的波动大小反映在砼强度的波动上,所以控制离散性须从影响砼强度波动的原因下手。
  2.1 材料质量 
  对砼组成材料质量的控制特别要注意水泥品种和标号的选择、水泥强度的波动和施工前强度的复试、骨料品种的选择,颗粒级配、含水量和含泥量的波动、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及性能的变化。 
  2.2 控制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是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强度波动.例如试模尺寸偏差、成型操作不规范、振捣不实、拆模碰破边角及养护不标准等,都可能引起试验误差,由于试验数据是检验和控制砼质量的依据,因此,也控制试验误差。 
  3 规范施工操作与外墙饰面砖脱落的预防 
  用饰面砖作外墙饰面,是一种传统装饰工艺,它装饰效果好,不仅能美化建筑物,而且能保护墙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但近年来,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不少外墙饰面在使用后不久即开始脱落,主要因素是施工操作的不规范。
  3.1 保证粘结和勾缝砂浆强度 
  要求砂浆配合比准确,砂浆搅拌均匀,粘结砂浆一般可选用1:2水泥砂浆,砂浆稠度要适当,不能时稀时稠,以防砂浆硬化时收缩不一致。面砖勾缝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1:砂子2,砂子要过细筛。
  3.2 基层的质量要保证 
  饰面砖应镶贴在湿润、干净及粗糙的基层上,基层表面的杂质、油污要清理干净。基层在粘贴前2h要浇1遍水,基层如果过于光滑,要凿毛处理。 
  3.3 严格控制外墙饰面砖的空鼓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饰面砖提出了严禁空鼓的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列入保证项目中.防止外饰面产生空鼓,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饰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才能使用。第二,粘贴砂浆要饱满,使用砂浆如果过多,面砖不易贴平,如果多敲,会造成砂浆集中到面砖底部或溢出,收水后形成空鼓,特别在垛子、阳角不平直处导致面砖脱落。 
  因此,在现场施工中要提高分项产品质量,就必须提高其工序质量,而要提高工序质量,就必须规范施工操作。
  • 【发布时间】2017/8/5 9:11:41
  • 【点击频次】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