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刘 丹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多媒体具有强大功能,有效的利用就能转变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利器。生物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不仅能激趣,还能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微观为宏观,既能增大课堂容量,又高效快捷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多媒体  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教手段成功入驻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担当着学生科学启蒙教育,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别是多媒体具有传统不可比拟的优势,更彰显生物教学的迫切需要性。因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既有生理结构又有情景过程,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电影等资源整合其中,能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信息,这既拓展了课堂容量,又利于学生发展。因此,生物高效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
  一、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集中精力的内驱器,是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功的动力保障。大凡优秀的课堂,无不是注重激趣的课堂,这一点我们可在大家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到。所以,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中,我们仍然要把激趣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自身功能来激趣。我们知道,图文声像并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能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其合理的利用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运用多媒体再现或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自主或协作的情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愉快学习。
  二、能使生物学习中微观结构宏观化
  我们知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而这些内容既有宏观的可见,也有微观的不可见。对于宏观的,我们可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对于微观的内容,我们只好借用于多媒体。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如教学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时,我们就可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个细胞,通过三维技术把细胞核取出放大,再将核内的染色体拉出放大,学生便可看到一个螺旋化的染色体。这一染色体解开螺旋变成丝状染色质,剪取其中一段放大,学生能看到它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这样一个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将微小的染色体放大分解,最终使学生了解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可见,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中的微观世界及其各种变化。
  三、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直观 
  多媒体能把文本信息转化为图象、声音、动画或视频,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比传统单靠挂图、幻灯片来施教,效果能好很多,因为知识不再是静止的、抽象的,而是栩栩如生的视觉、听觉刺激物。这样就可以为我们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例如,在教学ABO血型系统知识时,曾经我们只能用"讲述+板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很多同学还是难以接受。而现在运用多媒体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就显得非常直观形象,既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收获。
  四、能把静态的文本变为动态刺激 
  生命是运动的,生物的生理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的,如细胞的分裂、血液的流动、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材中虽然图文并茂,但图是死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手段表达教学内容,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学"花的受精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动画:一个黄色的花粉粒从屏幕外飘落到柱头上,静止一会儿,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囊。接着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又进行两次闪烁。在这-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而且学生理解也轻松。正是由于这样的效果,才使得多媒体成为师生的共同爱好。
  五、能既增大课堂容量又高效
  正是由于上述作用,使得多媒体在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方面有了快捷作用,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由于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参与,在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虽然课下教师的工作量大了,但是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例如,过去在学习生物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时,需要三课时,而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细胞膜的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的形态结构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加快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只需要二课时即可,利用第三课时进行巩固练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 
  总之,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而且,其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凡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重难点处、知识较为抽象的,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忙,让多媒体在高效课堂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小灿,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14年。
  [2]王永龙,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00年。
  [3]兰彦,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8/5 9:08:22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