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严 辉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高寺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贵在方法适当,只有多样且新颖的策略,才能与教学内容和学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升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革喊得最响的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奋斗目标。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有现代教学媒体、必须有聪明的学生和较多的时间作保证,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这一切观点都有悖于有效教学理念,殊不知教学有效是参与教学的各种手段、元素综合有效的综合结果,其中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东西在里面,不是光凭一两样有效,课堂就高效了。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施教
  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有规范的数学语言,因为“数学教学无非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加强学生数学语言培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消化接受新知识。因此,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施教就显得特别重要。加之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表达。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这样就很快帮助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即(40+4)×25)的简便算法。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技进校园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能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主体的发挥,特别是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随着多媒体手段与数学教学整合程度的加深,其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只要运用得科学合理,其效果就非常明显,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画龙点睛之举,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行程问题”的情况,我们在制作多媒体中演示两人相对运动的情形,为学生创设运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相对”、“相遇”、“速度和”等概念,学生很快发现“两人1分钟走的路是50米加40米等于90米,两人3分钟走的路是3个90米”,很快解决了问题。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改动条件与问题,即在复习题前面加上“两地相距270米”的条件。抽出后一个条件与问题,拉入“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这个问题,学生觉得很有趣,因而,很快会用复习题的逆向方法解决,并掌握了路程、速度和与时间的关系。
  三、注重学习过程的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昌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快乐的有效平台,我们必须抓实这一策略。因为这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有效方法。因此,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我们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当然,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纠正也是应该的。我会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来,下次你一定能说好的。”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我会帮助地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学生说错时,我会友善地说:“没关系,你可能某个地方混淆了或搞错了,再想一想。”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我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当学生中出现彼此嘲笑的现象时,我及时进行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明白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难免会出错,不应该嘲笑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际心理,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又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就会评价学生:“你的思维真活跃,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真不错。“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增添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四、加强学法指引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前提,也是落实新课标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以学彰教的新课改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有教学性,就更需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让他们有方法学,有能力学。我们要知道,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在于引领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去摆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从课堂细节做起,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赵春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2015年。
  [2]邓才芬,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4年。
  [3]隋红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8/5 9:04:33
  • 【点击频次】353